释放4000亿元资金、12年来首降超额存准利率 年内第三次降准再助实体经济

来源:北京晚报 2020-04-09 15:35:06

4月3日,央行决定于2020年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资金约4000亿元。同时央行决定,于4月7日下调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37个基点至0.35%。

释放资金4000亿元

“结构性”降准利好中小微企业

央行表示,此次定向降准可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可以有效增加中小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银行资金成本,通过银行传导降有利于促进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实际利率,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本次降准是继今年1月份和3月份两次降准后的第三次降准。“如此高频率的降准,既体现了逆周期调控逐渐发力,也说明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发展面临的急迫性。”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当前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但经济下行压力大,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大生产生存困难,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影响就业生计、社会安定等方面。

从年初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8000亿元到3月中旬央行实施普惠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再到4月宣布对中小银行分阶段降准,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东兴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王于鹏认为,降准结构性放量有助于精准灌溉,一方面减少银行负债端成本,有助于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鼓励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为企业恢复生产提供适度的流动性。

选择中小银行

支援实体经济恢复和发展

本次降准定向面向中小银行,包括两类机构。一类是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另一类是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

为什么会选择中小银行?在4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中小银行分布比较广泛,扎根基层,天生具有普惠的性质。

此次获得定向降准资金的中小银行有近4000家,在银行体系中家数占比为99%,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立足当地、扎根基层,中小银行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小银行要傍大款也傍不上,他们只能服务小企业,所以天然具有普惠性。”刘国强介绍,对中小银行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改革的办法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和信贷资金配置,支持中小银行更好聚焦中小微企业,增加信贷供给,降低融资成本,服务实体经济。

虽有优势,但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存款基础较弱,可贷资金来源相对不足,需要央行加大资金输血力度。4000亿元资金对标4000家机构,平均一下,此次降准将为每家中小银行带来长期资金约1亿元。

进一步降低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增加中小银行的资金实力,有助于引导其以更优惠的利率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扩大涉农、外贸和受疫情影响较严重产业的信贷投放,增强对实体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支持力度。

12年来首降超额存准利率

为支持实体经济架起“双保险”

除了降准外,此次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的下调也备受市场关注。

超额准备金利率是什么?在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比率,把从公众吸收的存款中的一定比例单独存起来放在央行账上。这笔钱是银行用于应付大家在提取存款时的流动性需求而准备的资金。银行还可能会在国家要求的准备金之外多准备一些钱来应付提款需求,这部分钱就是超额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缴足法定准备金之后,自愿存放在央行的钱,由银行自主支配,可随时用于清算、提取现金等需要。人民银行对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所产生的利率就是所谓的超额准备金利率。

自2008年从0.99%下调至0.72%后,我国的超额准备金利率一直未做调整。此次央行将超额准备金利率由0.72%下调至0.35%,实现利率“双降”,是鼓励银行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比率,拿出一部分“存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降准投放的长期低成本资金全部用于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

存款基准利率会降吗?“对于存款利率,它是利率体系里的一个压舱石,当然作为一个工具是可以使用的。但是这个工具比较特殊,是‘压舱石’,所以实行起来要考虑得更多。”如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所回应的,降低存款利率需要进行更加充分的评估。业内人士认为,有必要降低存款基准利率,但可能没那么快。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释放4000亿元资金、12年来首降超额存准利率 年内第三次降准再助实体经济
来源:北京晚报2020-04-09 15:35:06
4月3日,央行决定于2020年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资金约4000亿元。同时央行决定,于4月7日下调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37个基点至0.35%。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