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民生实事如何为您生活兜底?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20-01-09 10:06:49

2019年12月26日上午,《关于北京市2020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安排情况的报告》通过,8个方面32件实事项目正式敲定,包括增加3万个学前教育学位等,截至2020年1月1日,不到一周,其中一项兜底性项目,即调整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报销范围就正式落地。这也为习近平主席在新年献词中“老百姓常用的许多药品降价了”做出了生动的注脚。这32件实事,在4个月内历经公开征求市民意见、初选项目邀市民投票,并分别上了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从6000多件群众意见建议中严格遴选而出,就是为了挑出最具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实事。人民城市为人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实事,则件件顺应民心。

2020,用基础性实事“补短板”

家住大兴团河苑小区的张先生,上班需要步行15分钟才能坐上957路公交车到地铁4号线。随着新机场的投入使用,市公交集团新开了946路公交车,有了这趟车,他步行几分钟就能乘车,然后顺畅换乘地铁,非常方便,这种出行的便捷给他带来的幸福感是“满满一大截”。这样的线路优化和调整一直处在进行时,本市2019年共优化公交线路315条,方便了513个小区居民的出行,解决了171.4公里道路有路无车问题。

2019年9月,北京市2020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公开征求市民意见建议,收到的 6122件意见建议里,27.47%涉及交通领域,占比最多,和往年基本一致,出行成为市民最关注的领域,也期待政府层面给予回应。2020年的民生实事项目提出,本市将继续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0条,通过完善线网布局、适当延长运营时间等方式,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在交通领域基础设施方面的补短板也在同时进行着,2020年将实现广渠路东延二期、林萃路、化工路等3条城市主干路工程完工,在城六区和通州区完成24条城市次干路、支路建设,完成时限均为2020年12月底前。

“住有所居”是群众的基础性生活需求,2020年的实事中提出,要加强保障房供给,优化选址,完善配套服务设施。2020年,本市将继续建设筹集各类政策性住房4.5万套(间),竣工9万套(间)以上。

2020,用普惠性实事“添便利”

市领导在调研时多次提出,民生建设要聚焦“一老一小”。“一小”方面,入园难是老大难问题,每年确定的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第一件就是新增幼儿园学位,雷打不动。今年的32件实事中,本市提出“幼有所育”要深入挖潜,合理布局,多办普惠性幼儿园。普惠,是核心目标。

2011年以来,本市实施了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增了17万个学前教育学位。2018年,本市再次启动《北京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两年增加学前教育学位6万余个。2020年再增加3万个学位后,将能实现《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即到今年本市适龄儿童入园率要达到8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将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一老”方面,目前北京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352.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5.6%,老龄化趋势明显。本市提出“老有所养”要实行居家为主、医养结合,办好家庭养老、临时托养、养老机构“三张床”。民生实事项目提出,2020年要建成并运营10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将建设100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

北京市民在过去的一年里,能感受到最普惠的便利之一是12345市民服务热线,2018年12月,本市合并68个服务窗口热线,推出“12345”新市民热线。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实行“接诉即办”,从接诉即办到举一反三,再到未诉先办,研究一类问题,化解一片矛盾。热线得到市民普遍认可,12345热线日均电话2万件左右。

本市今年将打造“网上12345”,通过建设以“北京12345”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及“北京通”APP为支撑的网上受理平台,让群众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操作反映诉求、提出意见建议、查询办理。这也是动真格的举措,2020年2月,网上12345接诉即办情况将正式开始考评。此外,本市还提出实现1000项政务服务事项移动端办理,在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实行工作日中午不休息和周六服务制度,让大量需要办理政务事项的群众感受到普惠性的便利。

2020,用兜底性实事帮群众“脱困”

民生保障的底线是“弱有所扶”,本市的民生实事项目,在兜底方面覆盖了多种“困境群众”,调整医保报销范围项目在2020年的第一天就落实了。

本市提出的“弱有所扶”包括加大对低收入户和特困家庭的扶助力度,关心关爱残疾人,完善无障碍设施。2020年是本市连续将为残疾人提供居家康复服务列入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的第三年。康复人数目标提升至2.5万人,比2018年翻了5倍。今后,本市还将探索将残疾人居家康复项目转化为康复服务政策,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和便利的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

为了减轻参保人员负担,民生实事项目包括了调整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报销范围,新增200余种药品进入医保报销目录。这项任务设的完成时限是2020年6月底前,但在2020年1月1日已经实现了,从这天起,本市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297种药品被新纳入报销范围。其中227种为国家基本药物、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等,同时国家谈判成功的70种药品全部纳入本市医保药品目录乙类管理,主要涉及癌症、罕见病、肝炎等治疗领域。记者了解到,相关药品纳入门诊特殊疾病报销后,大病患者药品费用负担大幅减轻。比如治疗肿瘤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此前患者年均药费约24万元,通过国家谈判大幅降价后,患者年均药费约为9.7万元,纳入门诊特殊疾病报销后,退休职工该药年均负担将进一步降低到约1.5万元。

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在市委常委会过会时,会议提到,实事项目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和工作抓手。主责单位和协办单位要以此为牵引,围绕“七有”“五性”的要求,带动做好其他为民服务事项,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改善民生,是一个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的工程,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大网正是在民生建设的进行时中越织越密实,越织越牢靠。

延伸

一位天通苑居民手摸眼见的“实事儿”

2020年第一天,家住天通北苑二区的郑勇起了个大早,今天家里准备包饺子,他要去附近的物美买肉馅。从天通北苑二区到天通东苑三区物美大卖场,这段约700米的道路,老郑每周要来回走上四五次。三年前,为帮助照料外孙子,他从东北老家来京与在京工作的女儿在此常住。

7点多,年过六旬的老郑拉着小拖车,边走边述说着这条路的变化:以前路面上坑坑洼洼的,“那叫一个难走啊,下雨天,一不小心就溅你一身水。”从去年开始,经过陆续整修,这段路变得平顺了许多,老郑再也不用为下雨天去买菜发愁了。

8点多到达物美大卖场后,老郑指着门前新铺的水泥地说:“这儿以前都是小商铺,把停车场都占了一半。”此前,卖场所在商业楼的一层外,都探出三四米的临时建筑,用来经营各种生意,就在前两个月,这些临时建筑都被拆了。“整个商场周边都敞亮了很多,留给人走的地方也宽敞了”。平时,老郑会先去卖场南侧的天通艺园里溜达一圈,然后再买菜回家。可是当天他却直接走进了卖场。“以前上午老去,但是最近不让进了”,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郑勇所说的不让进,是因为昌平区正在对天通艺园南北两个入口处的违章建筑进行大规模拆除,用施工围挡将整个出入口进行了遮挡,之后这里将会进行优化升级改造。

比起超市买东西、逛公园这些日常,每天路过的北三区天骄幼儿园则让老郑更兴奋,“以前这个幼儿园一个月要3000多块钱,现在1000块左右了,明年我外孙子3岁,正好上幼儿园。”这家幼儿园,与他家只有一路之隔,2018年以前,这是一所民办幼儿园,而在2018年,它与社区里其它九所幼儿园一起,由政府接手,统一变成了公办幼儿园或者普惠制幼儿园,天通苑社区因此增加了幼儿园学位数3300多个。而离他家不足一公里的清华附小昌平学校也在2019年9月份开始招生了,“以前女儿老说,孩子一上小学就得搬城里去,现在依我看,不用搬了。”

上午10点,在物美大卖场买完了菜和日用品,老郑还要走一趟家附近的清华长庚医院开药。“走路过去统共也就十几分钟,家里谁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不用发愁去医院了。”北青报记者获悉,上个月底,清华长庚医院的二期规划刚刚获批,以后这里看病将更加方便。作为“回天计划”中的项目之一,本次建设的二期项目规划床位500张,将重点发展肝胆胰中心、消化中心、肿瘤中心和妇儿中心、生殖中心等科室。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回天地区的医疗水平。

背景

让郑勇如数家珍的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回天计划”的实施。“回天地区”是本市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超大社区,总面积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6.3万人。自1998年前后该地区启动大型保障房项目建设以来,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这里的交通拥堵、职住不平衡、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等问题日趋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18年8月16日,北京正式发布了《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涉及17项具体任务、97个具体项目,总投入195.2亿元,其中政府投资约155.8亿元。

《计划》“聚焦”公共服务提升、交通治理、市政基础设施完善等三大攻坚工程,围绕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打造大型居住区治理示范区。文/本报记者  赵婷婷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2020民生实事如何为您生活兜底?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0-01-09 10:06:49
2019年12月26日上午,《关于北京市2020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安排情况的报告》通过,8个方面32件实事项目正式敲定,包括增加3万个学前教育学位等,截至2020年1月1日,不到一周,其中一项兜底性项目,即调整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报销范围就正式落地。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