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微规划”让老旧社区重现活力

来源:长江日报 2019-12-09 12:23:13

老旧社区空间狭小,绿地和停车位紧张,小孩和老人活动空间不足……是大拆大建还是对社区进行有序更新?近年来,武汉展开“微规划”探索,邀请规划师走进老旧社区,和居民一起对社区进行改造、更新。日前,长江日报记者走访黎明、循礼、南湖华锦等多个社区,探访“微规划”给这里的居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我们不仅不走,还会征求大家的意见,让规划能落地”

黎明社区:做大规划的专家走进老旧社区做起“微规划”

今年刚带队完成军运会部分线路立面整治规划的江汉大学建工系主任董晶,不久前再次来到洪山区黎明社区。

黎明社区目前正在加紧拆除违建,腾出的空间将变成居民的绿地、晾晒场。即便前期规划已定,不少居民看到董老师前来,依旧要拉着问个不停,“你说贴在社区门口那么漂亮的规划图会成真吗?你们不会搞几天就走吧?”董晶每次都耐心解答,“我们不仅不走,还会征求大家的意见,让规划能落地、能实施。”

“微规划”看似实施区域不大,牵连的利益却不小,如同螺蛳壳里做道场。在前期深入居民调研时,董晶团队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324份,调查显示居民们急需解决的5个方面分别是:增加公共绿化、道路疏通改造、增加机动车停车位、增加户外活动场地、治理私搭乱建。

规划师和居民们常常会互相“影响”。参与该项目的江汉大学城乡规划团队教师黄俊说,在马房山小区的共享空间设计中,原本为居民配置了很多晾晒空间,但有些居民认为初步方案中,电动车的停车位偏少,希望能减少晾晒位置,增加车位。根据居民需求,结合日照分析,团队设计了分时段停车的方案。刚开始居民不理解,但规划师们通过专业引导,让居民认识到采用分时停车可以兼顾运动功能,提高场地利用效率,最终得到了居民的普遍认可。

“过去的城市改造,多由政府单一主体实施,限于小区内情况的复杂性,有时政府‘买了单’,居民还不买账。社区‘微规划’是希望充分了解居民的需求,发挥居民自治力量。”董晶称,不同于团队过去常参与的更为宏观的规划,社区“微规划”让规划师直面居民,更具挑战。

“这里每一项改造都是实实在在居民想要的”

华锦社区:居民与规划专家共同完成社区改造

在社区“微规划”中,为吸引居民们的共同参与,专业规划师们还培养出了一批社区规划师。过去两年,武昌区南湖街华锦社区20名居民与武汉大学城市规划学院专家们共同完成了社区的改造。

55岁的社区规划师袁腊梅在华锦花园居住近10年,退休前是武汉一家建筑公司的建筑师,尤其擅长“监理”工作。袁腊梅说:“我们20位社区规划师,每天都会在小区里巡逻,分工协作对各个板块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及时收集居民的意见并向专家团队反馈。我们这里的每一项改造都是实实在在居民想要的。”

“居民反映社区内喷泉池常年闲置,积水散发异味也影响居民生活,我们就将其改造成一个‘大舞台’,供居民娱乐休闲;社区道路太窄停车位少,我们就将空间最大化利用,重新划分停车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社区规划团队成员郭炎介绍,每一阶段规划方案生成后,他们都会在社区内张贴公示,邀请居民参与投票决策,充分听取居民意见。

华锦社区党委书记周林介绍,整个社区“微规划”的过程中,居民都积极配合,懂监理的教大家监督、了解园林的建议绿化怎么设计、擅长沟通的去协调居民……现在社区呈现了全新的面貌,可以明显看到参与社区活动的居民都变多了。

“我们的社区被规划师们‘化过妆’后,和高档楼盘也不相上下”

循礼社区:社区变美了,居民纷纷回迁

正在改造中的循礼社区位于解放大道、江汉北路交会处。2010年拆迁2200多户,还剩700多户、近2000人在此居住,均为1982年修建的还建楼。该社区被越秀国际金融汇和南国中心等高档小区“包围”,视觉反差较大。

循礼社区党委书记刘海艳介绍,过去居民们对社区没有归属感,被问起住哪里时,只说江汉路附近,不好意思提循礼社区。武汉大学的规划团队刚进入循礼社区调研时,居民们恨不得赶走他们,说我们不要改造,要拆迁。

随着“微规划”的深入,规划师们经过详细的调查问卷,拿出规划图纸,居民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规划师的设想中,循礼社区将打造宜老、宜少、安全、共享、有文化内涵的精致社区确定为改造目标,通过采取融合周边、人车分流、拆除违建、美化建筑、改造管网、精致景观等措施,启动加压泵房、完善地下管网、改造楼体立面、设置晾晒区、打造文化长廊等项目来具体实施。

“没想到我们社区被规划师们‘化过妆’后,和高档楼盘也不相上下。”居民程国清说,我看了规划图非常欢喜,非常漂亮,改造力度非常大。居民刘先生也表示,我是老党员,为了社区的公共空间,我们家要带头参与,清理放在社区的杂物。

刘海艳称,目前小区老旧电线改造,燃气管道建起,窗户、防盗网、雨阳棚、晒衣架已更换,过去盼拆迁的居民,如今竟纷纷回迁,社区活动空间增多,邻里间回归过往的温馨。

明年我市将出台正式版规划导则

据了解,我市是国内较早一批开展社区“微规划”的城市。2017年起,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武昌区政府,以武昌区为试点,开展了戈甲营社区、华锦社区等社区的规划试点工作。试点探索出了规划部门、区政府、街道、社区、居民、规划精英等多群体共同协商决策的规划方法,将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和社会治理无缝对接。

 今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又联合各个中心城区政府,结合社区改造需求,甄选了青翠苑、通达、彭路、伏虎山、黎明、劝业场荣泰、向阳、幸乐、妙三、循礼这10个各具特色的老旧社区,并从武汉设计联盟中优选了富有情怀的优秀规划设计团队,组织社区和设计团队进行“相亲”配对,首次进行全市范围内、以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为主要方式的社区“微改造”。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微规划”是一种在不破坏社区原生态前提下,以居民为中心的持续微更新过程。社区“微规划”是希望将城市规划带回本源,使之从注重物质空间扩展到注重环境、经济、社会、人文等综合发展,并成为城市公共政策的重要部分。

据悉,目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委托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开展《武汉市社区“微改造”规划导则》编制工作,将于明年正式出台并进行全市推广。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推行“微规划”让老旧社区重现活力
来源:长江日报2019-12-09 12:23:13
近年来,武汉展开“微规划”探索,邀请规划师走进老旧社区,和居民一起对社区进行改造、更新。日前,长江日报记者走访黎明、循礼、南湖华锦等多个社区,探访“微规划”给这里的居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