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共同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9-11-26 16:33:14

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将其打造成为居住舒适、生活便利、整洁有序、环境优美、邻里和谐的美丽家园,增加老旧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城市有机更新、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民生举措,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一举多得,并且利在当代、惠及长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在《关于做好 2019 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老旧小区改造将按“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领、各方支持”原则,积极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加强政府引导和统筹协调,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但在具体工作中,实现广大群众的“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仍存在诸多难题。一是老旧小区的居民结构复杂,单位改制、原业主转换后尤其如此,自身诉求十分多元,利益平衡难度大;二是改造偏向于自上而下的房屋修缮等硬件工程,居民易处于被动从属状态,自治积极性不高;三是相应的物业管理不到位,缺乏一个长期维护和运营管理的机制,改造后的效果也难以维持。

从国内外相关经验教训来看,能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老旧小区改造成功的关键所在。

如果不以人民为中心,就会让老旧小区改造变成政府“一头热”,得不到居民的积极参与和衷心拥护。老旧小区改造涉及社区居民、社会组织、设计施工单位、政府部门等多元主体,加上老旧小区居民自身的多元诉求,有的地方目前仅以反馈和监督为主,公众参与程度不足。缺少居民参与和拥护会使改造在各方利益博弈中因无法平衡需求而受阻,不少小区的加装电梯、改造车位等工程,居民意见难以统一,常常出现“一户反对、全员搁浅”等现象。

如果不以人民为中心,就可能重硬件改造、轻软件管理;重单项改造、轻整体设计。社区更新需要“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而自上而下、以房屋修缮为主的老旧小区改造,缺少长效管理机制,改造过的硬件还是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老化。当各级各部门协作不足时,老旧小区的改造过程零乱,这个月加装屋顶、下个月又要进行门窗改造、过段时间再进行地下管道修理的情况时有发生。各专业部门各自出改造方案,无法综合设计和同步改造,会使居民无所适从,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干扰,反而变成好心办坏事。

如果不以人民为中心,就容易出现改造方式的“一刀切”。各老旧小区情况各不相同,面临的问题各异,有的小区由于规划设计标准低、整体布局先天不足,导致基础设施比较差;有的小区问题集中在绿化养护难、治安隐患大、机动车停车位少;有的小区存在文化活动空间少、公共环境卫生差等问题。改造方案制定缺少老百姓“点菜”的关键步骤,难以抓住小区改造的“痛点”和“要点”,采取较为统一的改造标准,会造成居住人群、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的“错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体现“共同缔造”的改造理念。要通过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尤其需要改造前“问需于民”、达成共谋;改造中“问计于民”、形成共建;改造后“问效于民”、实现共评。其中,“共同”二字是核心。首先,表达社区居民共同意愿,让群众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主角”,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尽可能满足老旧小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同时,凝聚多元主体共同力量,统合居民群众、社会组织、专家学者、企业单位、政府机构等,整体统筹、协调推进、同向发力,形成分工明确又通力协作的工作局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应该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引导居民自治与全过程参与。观念上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跨越,政府作为“居间人”协调各方力量、平衡多元利益。西方发达国家老旧住宅区的改造中,政府角色就经历了由公权力主导到注重民权再到公私合作的转变,最终让民众在社区更新中占主导地位,实现权力的再平衡和社区治理的进步。组织上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治理体系,以党建引领、基层推进、社会帮扶、群众参与,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的公共意识,树立居民购买服务的观念,逐步形成社区自治氛围。要让居民通过不断学习积累,逐步提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不仅能自发表达改造诉求,还能对社区进行后续自主化开发,真正使居民从过去不关心小区建设的“局外人”变为为小区建设贡献力量的“主人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需要构建充分协商的信息平台与沟通机制。政府部门要通过调查民意、组织会议、记录协商过程、公示协商结果等多种措施,建立以不同利益团体诉求为核心、动态可分享的公共信息平台,各利益相关方在共有的、相同的、准确的信息基础上协商,有利于增进信任度,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误解。同时,发挥第三方社会组织既有社会工作合法性又能充分调动民间力量的优势,建立老旧小区改造的沟通桥梁。搭建如规划设计听证会、部门联席会等议事平台,对改造方案和主要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讨论,合作共赢。最终使多元主体充分协商,形成合作交流的常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需要注重精神家园的重塑,培育良好的邻里氛围。可以通过在小区内改造健身园、休闲凉亭等休憩场所,增加社区居民感情联络的机会,形成不同利益群体彼此相容理解的社区氛围,转变“生人社会”为“熟人社区”;也可以通过设计手法将社区文化进行特色打造,整合开敞空间、打造场所精神,促进居民文化活动的开展;还可以通过社会组织在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专责运营,包括提供便民信息、举办趣味活动、支援老年人生活、进行步行道修复等微小的社区改造,构建活动丰富的有机社区。总之,综合运用规划设计和活动组织等方式,打造社区共享公共空间、培育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提升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居民间形成能协商、可沟通、易于达成共识的社区氛围,有利于改造进程的推进和改造成果的维护。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需要因地制宜地精细化设计与管理服务。每个老旧小区的情况不一,每栋楼之间甚至每层住户之间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一刀切”往往寸步难行,必须比新建小区更加注重个性的差异化,要按照一栋楼甚至一个楼面一个方案,甚至让居民自行设计改造方案,做细群众工作,达到利益最大化、影响最小化。此外,还应灵活选择管理服务方式。比如,厦门市采用物业公司打包连片、区域性管理模式,降低管理成本;杭州市提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纳入社区统一管理”的机制,让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相互扶持、相互督促;北京市朝阳区则根据小区规模选择居民自治与市场结合、非营利机构代管、居民互助等多种机制。总之,老旧小区没有统一固定的管理模式,需要引导居民根据小区类型、居民意愿和支付能力等实际情况来自主协商选择。

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存量与增量并重的时代,应该更加关注城市发展质量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老旧小区的改造,要坚持历史的态度、发展的眼光,从数量到质量、从硬件到软件、从空间到社会、由表及里,用绣花功夫打磨品质。老旧小区的改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了解居民所思所想、所急所需,弄清楚哪些项目是当务之急,哪些可以放缓甚至不必更新改造,要往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点上去发力,把有限的改造资金用在“刀刃”上,才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老旧小区的改造,要坚持“共同缔造”的理念,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共建,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献策,通过搭建统筹协调平台、捐资参建平台、多元参与平台等方式,找到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实现共谋理想愿景、共建宜居家园、共享美好生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作者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规划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共同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9-11-26 16:33:14
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将其打造成为居住舒适、生活便利、整洁有序、环境优美、邻里和谐的美丽家园,增加老旧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城市有机更新、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民生举措,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