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我国不搞量化宽松是恰当选择

来源:金融时报 2019-11-25 09:44:26

来源:金融时报

王一彤

在11月21日举行的第四次“1+6”圆桌对话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绝不搞量化宽松。

围绕我国是否实施量化宽松,一直以来有一些议论。尤其是今年,在“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三低”国际经济环境中,全球央行启动降息潮。有观点认为,为了稳增长,我国也应搞量化宽松。其实,就当下形势看,中国不搞量化宽松是恰当选择,因为实施量化宽松既无必要,也不合适。

没有必要实施量化宽松,是因为我国目前的货币总量是适度且合理的。数据显示,9月末,我国M2同比增长8.4%,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8%,而前三季度名义GDP增长率为7.9%。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前三季度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既体现出逆周期调节的强化,也反映出货币总闸门得到了妥善控制,货币总量合理适度。

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别是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原因不在货币总量,而在于需求端和结构性因素,因此不能用量化宽松来解决。短期来看,经济总需求较为低迷,企业的融资和生产需求有待提振,“宽货币”到“宽信用”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需要进一步疏通。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当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企业生产投资趋于谨慎,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长有所放缓,外需减弱对出口增长形成压力,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长期来看,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进一步深化。要确保稳增长,我们应在短期强化逆周期调节,并且不是用货币“放水”的方式强化,而是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方式,同时在长期持续深化结构性改革,给予企业稳定发展的预期和信心。无论是短期问题还是长期问题,都不是货币政策“一松了之”能够解决的。因此,没有必要实施量化宽松。

搞量化宽松并不合适,是因为我国已经切换了发展模式,由“重速度”转向“重质量”。在新的赛道中,更高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更优的营商环境、更新的企业技术模式、更好的制度性开放环境,这些元素更为关键,而量化宽松并无助于实现上述目标,只能让经济在短期内维持高增速,属于不可持续的繁荣。

当前“宽货币”并不成为问题,成问题的是“宽信用”。也就是说,基础货币投放整体上是合理充裕的,但信用创造能力有待加强,全社会整体信用结构存在问题,流动性分层明显,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题还需进一步缓解,企业整体融资成本还需再降。这些问题,均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范畴,量化宽松解决不了,还是要依靠健全银行可持续资本补充机制,推动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完善宏观审慎评估(MPA)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运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用好LPR新机制、妥善化解中小银行风险等一系列市场化、结构性的方法来解决“宽信用”问题。只有利用多种改革式的手段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振企业信心和需求,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从供需两端夯实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才能平衡好总量和结构之间的关系,缓解局部性社会信用收缩压力,充分释放稳健的货币政策对稳增长的效力。

总之,面对严峻的稳增长形势,较之量化宽松的“一松了之”,我们更需要的是定力,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看到,通过LPR新机制改变了降息方式,采取多次数、小幅度的节奏下调LPR和MLF利率,符合货币政策的稳健基调,体现出结构性特征与市场化的改革取向。同时,我们更需要宏观政策的有效配合,其中,财政政策的效果更明显、更直接。李克强表示,要落实好今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正是意指财政政策的效力。通过连续、稳定、富于定力的政策组合,我们将避免量化宽松的副作用,让稳健的货币政策真正惠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责任编辑:)
品牌房企
楼盘速递
网站无障碍
金融时报:我国不搞量化宽松是恰当选择
来源:金融时报2019-11-25 09:44:26
围绕我国是否实施量化宽松,一直以来有一些议论。尤其是今年,在“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三低”国际经济环境中,全球央行启动降息潮。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