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异地就医“不限医院”跨省门诊实现直接刷卡结算

来源:金陵晚报 2019-11-22 09:21:05

 南京异地就医“不限医院”跨省门诊实现直接刷卡结算-中国网地产

 □紫金山/金陵晚报记者 钱建芬   

从同城联网结算扩大到长三角; 从只能选择三家定点医院到“不限医院”……南京异地就医越来越方便了!  

11月21日,南京市委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工作成效。据悉,今年1-10月底,全市实现异地就医结算122.47万人次,结算总费用53.99亿元。  

无论是省内、跨省还是长三角异地就医结算人次均占到全省50%以上。  

异地就医范围大了:从同城扩大到长三角  

长期以来,异地就医“跑腿”报销难、“垫支”负担重问题一直是流动人口、随迁老人享受医疗保障服务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  

为解决市民异地就医难点,近年来,南京稳步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范围稳步扩大。  

第一步,实现同城联网结算。2013年10月实现了市本级和五个郊区共六个不同统筹区之间的“同城联网、同城刷卡”;  

第二步,实现省内异地联网结算。2014年1月启动市本级省内异地联网结算,2016年底在全市范围实现省内异地联网结算。  

第三步,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017年4月接入国家异地就医平台。  

第四步,稳步推进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试点工作。2019年4月18日和10月28日分别与上海市和浙江省部分试点地区实现了跨省门诊直接刷卡结算的互联互通。  

据统计,2018年,南京市实现异地就医结算70.18万人次,结算总费用33.17亿余元;2019年1~10月底,全市实现异地就医结算122.47万人次,结算总费用53.99亿元。  

南京市长三角门诊直接结算总量累计达16.31万人次,总费用2884.71万元,无论是省内、跨省还是长三角异地就医结算人次均占到全省50%以上。  

异地就医更方便了:不用跑腿,不限医院  为了让市民少跑腿,记者还了解到,南京还不断优化异地就医工作流程和环节,着力打造“有温度”的医保经办服务,实现了异地就医职工居民“一个政策”;市区两级“一套流程”;公立民营“一视同仁”。  

市民办理异地就医更方便了,南京已经实现备案服务“四个不”:  

一是柜台备案“不需盖章”,取消原备案过程中的参保单位、就医地经办机构盖章等环节,参保人员可直接办理备案;  

二是线上备案“不用跑腿”,开通异地就医登记备案传真电话,在市政务网站“智慧人社”平台开通参保企业自主集中办理备案程序,在“我的南京”手机APP开通备案功能,对转外人员可由转诊医院通过微信工作群为其办理备案,让参保人“一次都不用跑”;  

三是异地就医“不限医院”,由原来的长驻外只能选择三家定点医院、转外就医只能选择一家定点医院,扩大至就医地所有医保联网医院,原先所提“先备案、选定点、持卡就医”要求中的“选定点医院”环节在南京已经被彻底取消。  

四是承诺备案“不收材料”,对拟赴就医地工作的外出农民工和就业创业人员,在办理备案时改事前审查制为承诺补充制,允许两类人员先备案登记,承诺在就医地取得相关材料后及时补充。  

此外,南京还将为南京市参保人员办理转外就医的医师范围由三级医院主任医师扩大到副主任医师,并将备案周期从6个月扩大至1年。  

同时,异地备案期间的参保人员回宁刷卡就诊放开限制,解除“候鸟老人”“异地创业者”等人群两地就医直接刷卡结算的后顾之忧。  

定点医院全部联网 打通“最后一公里”  

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也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和“宁聚计划”交汇的节点城市,每年的流动人口都在200万以上。同时,南京作为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又毗邻上海等医疗资源更加丰富地区,群众异地来宁就医和异地转出就诊的需求旺盛。  

为真正打通异地就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今年8月初,南京市(包括新五区和江北新区)所有258家定点医院(包括护理院)100%全部纳入了跨省联网直接结算范围。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南京异地就医“不限医院”跨省门诊实现直接刷卡结算
来源:金陵晚报2019-11-22 09:21:05
为解决市民异地就医难点,近年来,南京稳步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范围稳步扩大。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