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变迁|忽培元:除去“籓篱”后的历史性跨越

来源:中国网地产 2019-07-22 11:07:39

中国网地产 陶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名言绝句为何几千年来,经久不衰?是其哀民生之多艰的家国情怀;更是不论哪个朝代,穿越多少个春秋,国人们亘古不变的住有所居的期待。

自1949年至今,新中国已经成立70周年了。70年春秋鼎盛,新中国以势如破竹的发展速度,一跃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国人住房面积也由当年人均不足4平方米,到现在的人均超过40平方米,“这是除去‘籓篱”后,中国经济、民生的历史性跨越”,在接受中国网地产专访时,国务院参事忽培元如是说。

再见忽培元,是在他的办公室。他身着一件白色衬衣,脚穿一双老式的黑色帆布鞋;房间布局大气中带着低调,一如忽培元为人处事的风格。这位有着强烈家国情怀的文人领导,说话依旧中气十足,对于此次专访,忽培元显然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他说,小时候搬过无数次家,印象深的是躺在屋子里能看到星星和月亮;他说,70年住房变迁,是从地平线以下到地平线以上;他还说,在经济的转轨中,房地产应该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

躺在屋子里看星星的日子

1958年到1977年的20年里,在那个一切有待复兴的年代,就城镇居民来说,可以依仗国家 “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而对于农民来说,解决住房问题远非城镇居民那般简单。

《白鹿原》的背景正是忽培元的家乡陕西,在小说中,陈忠实笔下的窑洞描写得细致入微,而现实生活之中,陈忠实在创作《白鹿原》遇到瓶颈时,也正是在一孔窑洞小住之后,跨越了写作障碍。

对大多数非城镇户口的陕西人来说,有一孔干燥而明亮的窑洞,是令人梦寐以求的事。然而,那个年代,更多的陕西人住的是地坑、吃的是窖水。所谓地坑,即在高原上没有木料、没有石头的情况下,从地平面挖一个方坑,打一个斜坡挖一个洞进去,然后打几孔窑洞,顶上处理好。外面高,里面低的构造,使得一到下雨天,雨水就灌入窑洞,满地坑都是脏水。

“拿笊篱将脏东西捞出去,过半个月水就很清,而且很甜,就可以吃了。西北地区很多农村都是这样”,回忆这些往事,忽培元显得有些兴奋:“那会儿是孩子,根本就不懂。现在不光人人有住房,更有花园、洋房和别墅。所以说,中国的发展,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变革、发展的缩影”。

而对出生于延安的忽培元来说,除了饥饿是常态,贫寒的土窑之外,他的记忆还停留在那辆跟着他们走南闯北的架子车身上。正如那个年代贫苦而又坚强的国人一样,架子车也是简陋而又坚韧的。

忽培元已经记不清,当年随着水利工程师的父亲,究竟搬了多少次家。“父亲修到哪,我们就搬去哪。即便那会儿我父亲已经是延安地区的高级水利工程师,也根本没有住房”,忽培元说。

随着父亲工作的每一次调令,两辆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架子车,无数次背负起它的使命,载着为数不多的家当,跟着忽培元一家颠沛流离,而这“居无漂所”的日子,也成为忽培元难以磨灭的记忆。窝棚、教堂、废弃窑洞……在忽培元的印象中,他的父亲一生把大量精力花在了搬家上。

“住一段时间人家就不让住了。两个架子车,父亲前面拉着车子,我哥哥拉一个,我推着车子,妹妹就坐在车子上面”,这副画面,深深地刻在了忽培元的脑海,无法忘怀。

犹记得有一次,忽培元一家安顿在一户人家的旧房子里,但那天洪水来袭,水很快漫上了炕,房子是没法住下去了。无奈之下,忽培元一家只能住进天主教堂,那是两个廊子的夹层里较宽敞的地方,距离大门大约20多米。即便是这样糟糕的环境,忽培元全家这一住,就是几个月。

让忽培元印象深刻的还有一次,搬家之后,全家住进了一间放杂货的房子里。“冬日夜晚,寒风凛冽。晚上睡觉的时候,躺在房子里抬头一看,“就能看到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忽培元回忆道。

从地平线以下到地平线以上

无数个日日夜夜,忽培元就住在漏风的屋子里,看着那将明未明,将暗未暗的星空,摆脱贫穷和饥饿、住上窗明几净的房子,这些希望的种子大抵已经在他心中发芽了。

1978年,就在新中国成立30周年,邓小平提出了房改问题之时,彼时的忽培元正在川口村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开展联产承包责任制。然而,万事万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刚刚成立四十年的中国,一切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这个时期,忽培元仍然没有自己的房子。

时光来到忽培元结婚的那一年,没有自己房子的忽培元,住进了爱人的办公室。即便后来离开川口村,调到陕西省委工作,忽培元也还是没有自己的住房,而是与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现任陕西省副秘书长的兰建文挤在一间屋子里。那一年,是1985年。

直到1992年,调到北京工作之后,忽培元终于分到了第一套房子,那是一套在翠微西里的两居室。彼时的他已经是正处级干部了,按道理应该可以分到三居室。但对一直以来过着“居无定所”日子的忽培元来说,分到一套房子就很高兴了,哪里还顾得上两居还是三居,这可是他第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住房。

1998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我国住房体制改革开始,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房地产的“黄金时代”。自房改过后的这二十年,国人的住房环境实现了巨大的飞跃。从窑洞、干打垒、筒子楼和福利分房,到电梯洋房、花园别墅,陕西人民的住所也从地平线以下,到了地平线以上。“毫不夸张地说,这都是中国发展、社会变革的缩影,房地产发展改变了中国”,忽培元如是说。

镜头拉至2011年。在改善性住房的诉求之下,单位给忽培元分了一套160平米的大房子,但这套房子地处六环外,对已过古稀之年,需要家人陪伴,但子女又离上班之地太远的忽培元来说,这样的房子并不适合平衡工作与生活。于是,忽培元放弃了那套房子,在卖掉了翠微西里的那套房子后,置换到了一套离单位更近一些的房子。“所以我也是房地产市场的受益者,房子如果不能买卖,那我得住在六环以外”,忽培元说。

尽管从目前看来,度过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的房地产仍然问题多多,比如投资炒作、比如房价虚高、比如质量问题频出等等,但忽培元坚持认为,“它如同转轨中的中国经济一样,弊端虽多,潜力却无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说,住有所居之梦,国人古已有之;他说,我们无需去追究某一时期和环节的成与败;他还说,除去“藩篱”后,房地产业仍将伴随并助力中国经济、民生的历史性跨越。

以上为忽培元先生的采访节选:

中国网地产:新中国成立70年了,置身其中,您有何感想?

忽培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住有所居之梦,国人古已有之。建国70年,居民住房面积由当年人均不足4平方米,到现在的人均超过40平方米,成就非凡。从干打垒、筒子楼和福利分房,到电梯洋房、花园别墅,毫不夸张地说,房地产发展改变了中国,房地产业也可以说是整个社会变革、发展的缩影。

年轻的中国房地产业问题还很多,投机炒作、房价虚高……但它如同转轨中的中国经济一样,弊端虽多,潜力却无限,我们无需去追究某一时期和环节的成与败。除去“藩篱”后,房地产业仍将伴随并助力中国经济、民生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网地产:从人居角度来看,您有何难以忘怀的经历?

忽培元:我父亲当时是延安地区的水利高级工程师,当时都没有房子。印象当中,我们家搬了无数次家,父亲修水利修到哪,我们去哪,经常拉着架子车把家里的东西拉走。住过窝棚、教堂、废弃的窑洞,老人家一生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搬家了。

记得有一次,我们住在一个放杂货的房间里,冬天陕北的西北风刮进门缝里,寒冷异常,家里和外面一个温度。下雨的时候,家里所有的容器都用起来了,像开音乐会一样。我父亲还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里都是这样的情况,而一般的农民就是挖一个窑洞住在里面了。那时候市民还不让你挖,能挖我们早挖了,非常苦。

中国网地产:什么时候有房子了,不再搬家了?

忽培元:我分到的第一套房子就是1992年,我调到北京工作的时候,当时给我在翠微西里分了两居室。就在七八年前,房子还比较贵的时候。我卖掉了翠微里的两居室,换了一个大的房子。如果房子不能买卖,那我只能住在分在六环外的房子里。所以说我是房地产市场的受益者。

中国网地产:房地产浮沉二十余年,你觉得有何让人警醒的地方?

忽培元: 房地产行业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说房屋质量问题、投资问题、价格虚高、投机炒作等等。关系到人居方面的尤其是房子质量问题。为何出现质量问题呢?首先,走向市场的东西总是以盈利为目的,盈利的过程中,管理上有漏洞的话,就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其实,社会诚信方面出现了问题,整个社会诚信体系、保障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在抓经济过程中也缺乏对道德层面、法律层面的宣传教育。

因而,我认为,无论市场管理还是社会风气、诚信体系、法律体系,以及整个社会道德,都可以去重塑和完善。比如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房地产行业是空间很大的一个领域,如何去更高质量发展,这是深究的事情。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70年变迁|忽培元:除去“籓篱”后的历史性跨越
来源:中国网地产2019-07-22 11:07:39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名言绝句为何几千年来,经久不衰?是其哀民生之多艰的家国情怀;更是不论哪个朝代,穿越多少个春秋,国人们亘古不变的住有所居的期待。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