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文旅正盛,谁在悄悄掉队?

来源:中国网地产 2019-07-12 12:11:53

自从2016年住建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提出“发展建设特色小镇”概念以来,文旅地产应运成为行业发展新风口。北戴河新区也不乏文旅项目落地,其中很多项目以文旅地产的口号和庞大的体量引发了各方的关注。在如雨后春笋般林立的项目中,很多项目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文旅地产”的不同模式,与此同时,蔚蓝海岸却在慢慢掉队……

“文化”才是产业内核

文旅地产剖开来看,是由文娱、旅游、地产三方面组成的。据中国旅游协会数据统计,58%的旅行者在计划旅行时,更愿意把钱花在“体验”而非“物质”上,旅游市场已经从单纯的观光游玩向度假、文化体验发展。

“文化”将是文旅地产未来发展的核心,而这恰恰是目前北戴河新区文旅项目应注意的。文化内涵的模糊将凸显周边项目同质化的问题,失去了作为文旅项目最应该打造并拥有的优势。

 新区文旅正盛,谁在悄悄掉队?-中国网地产

新区大热项目蔚蓝海岸,引入了连锁书店猫的天空之城和字里行间打造成知名旅游景点,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只为在书店里“打卡”。但是作为连锁的书店,这些都不是蔚蓝海岸独有的,能够算是文旅项目的文化特色吗?抛开书店不谈,这里还有没有能够作为文旅地产内核的“文化”?

“内容”决定项目高度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被提到最多的真理就是“内容为王”,这个真理在文旅地产发展中也是不变的。项目“内容”的质量决定了项目发展的高度,包括项目整体的规划、建设、运营以及周边配套等等。

 新区文旅正盛,谁在悄悄掉队?-中国网地产

如果项目规划非常宏大高端,但在居住配套方面有所欠缺,就会影响项目的实用属性。在这一点上,蔚蓝海岸尤其明显。蔚蓝海岸周边并没有大型商业和餐饮配套,项目本身定位就是“旅游度假区”,时令度假属性明显。夏季客流量大会带动相应的餐饮娱乐配套,但当旅游淡季到来,园区内的生活配套设施也会随之减少,周边辐射范围内的餐饮等设施也会减少,居住属性大打折扣。

 新区文旅正盛,谁在悄悄掉队?-中国网地产

作为文旅地产项目,还有一个重要的属性就是投资。很多人会购买文旅地产项目当做一种长期投资,新区项目也不乏这样的投资者咨询考虑。但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文旅地产的产权年限都是40年,而蔚蓝海岸目前还处在建设期内,并不是完整成熟的社区,升值速率也并不高,如果“内容”方面没有突出表现,投资价值可能会受到影响。

“口碑”体现品牌实力

开发商品牌是置业投资时的一大关注要点,可信度高口碑好的开发商仿佛是业主的强心剂一般,在投资置业时会起到关键性影响。秦皇岛作为滨海旅游城市,向来不乏实力雄厚的开发商进驻,央企中冶、保利以及大型企业恒大万达万科等等,品牌实力越强,在地域范围内口碑越好,会有越来越多的购房者青睐其品牌,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新区文旅正盛,谁在悄悄掉队?-中国网地产

然而作为知名房地产开放商的远洋地产,在来到秦皇岛后只是接连开发项目,并不注重品牌口碑的树立,伴随着项目接连落地,意见与反馈也接踵而至。“小区实际与规划不符”、“物业方面问题频发”、“已经建成入住的小区前又要盖楼”、“对业主反映问题不闻不问”等等声音一刻不停,其品牌口碑也一直在走下坡路,品牌影响力一落千丈。

 

目前我国的文旅地产有四大开发模式,分别是“主题公园”式区域综合开发、特色小镇、都市消费型文娱地产和销售型的不动产。北戴河新区的文旅项目中,大部分属于销售型的不动产,其中以阿那亚最为突出。背靠大海自然风光,据北京不到300公里的地理位置优势,闻名世界的“孤独图书馆”,从营销导向到运营导向的社群概念,阿那亚打造了一个独具文化特色又蕴含生活气息的成熟社群。另一个值得一提的项目是最近正在建设中的好莱坞魔法城堡,建成后将成为北戴河新区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公园”式区域综合开发项目。

都说文旅地产将开启地产行业的下一个黄金十年,优秀的文旅地产项目,必然是北戴河文旅地产的项上明珠,而像蔚蓝海岸这样的“伪文旅”的项目,也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黯然失色。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新区文旅正盛,谁在悄悄掉队?
来源:中国网地产2019-07-12 12:11:53
自从2016年住建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提出“发展建设特色小镇”概念以来,文旅地产应运成为行业发展新风口。北戴河新区也不乏文旅项目落地,其中很多项目以文旅地产的口号和庞大的体量引发了各方的关注。在如雨后春笋般林立的项目中,很多项目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文旅地产”的不同模式,与此同时,蔚蓝海岸却在慢慢掉队……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