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地市双升温 中国二线城市“春风”未停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5-05 14:14:38

与率先升温又“带头”降温的一线楼市不同,中国多地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近期依然春意盎然,房市、地市双双升温。

土地市场回暖

今年以来,多个二线城市土地市场活跃。4月末,江苏省苏州市5天内两次土拍均有地块创下楼面价新高。如:29日,苏州工业园区一地块成交楼面价约每平方米3.03万元(人民币,下同),溢价37.7%。这是近10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拍出的单价最高的住宅用地。

除苏州外,武汉、无锡、杭州、南京、合肥等城市土地市场同样活跃。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4月下旬,短短一周时间(4月22日-28日),以热点二线为主的大中城市“卖地”金额高达1167.5亿元,创下2年来新高,环比上涨134%。其中,武汉土地成交金额超过311亿元,合肥成交金额213亿元、苏州为146亿元,杭州为87亿元。

相对宽松的流动性是房企抢地热情回归的主因。易居研究院研究员沈昕指出,在经过去年全年的偏紧之后,2019年一季度中国房地产业金融环境指数小幅上行。近期,中国M1同比增速连续9个季度下行后转为上行。全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走势稳中有降。融360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56%,已连降4个月。

在此环境下,4月房企融资热情持续高涨。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包括融信中国、中国恒大等在内的房企当月发布融资计划接近2600亿元。企业融资成本继续降低,多数房企融资成本告别“两位数”利率。到手更多“便宜的钱”,加快了房企拿地的步伐。

二线城市成为其拿地争夺的“主战场”。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岳蒙蒙指出,猪年春节过后,房企投资回归二线带动土地市场急剧升温。当前房企在二线城市拿地规模占比显著提升。3月份,在一线和三四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同比仍处在下行通道之时,二线城市已出现近36%的涨幅。

房市春意融融

与“小阳春”开始消散的一线楼市不同,房贷利率下降,人才政策密集出台,加之土地市场热火朝天,二线楼市依然春意融融。

58同城、安居客发布的《4月国民安居指数》显示,4月全国新房市场找房热度保持平稳,环比上月微跌0.5%,但其中二线城市找房热度上涨0.2%,南京、杭州等城市房价正在向一线城市靠拢。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4月份,在一线和三线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下滑的同时,二线城市仍保持5%的涨幅。其中,土地市场活跃的苏州市,4月份新房成交面积环比上涨32%。有消息称,苏州市近期再现新房抢购潮,不少新房楼盘,需要全款才能买到。

近两年来,中国各线楼市分化显著,一二三线城市各自处于不同的房地产周期之中。二线城市行情滞后于一线城市,三线城市又滞后于一二线城市。分析认为,如今一线楼市已经经历了一轮短暂升温,正在逐渐回归常态,二线城市滞后于一线,在需求释放之后可能也将回归平稳。

克而瑞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杨科伟指出,通过剖析当前回暖城市的二手房成交结构,不难发现都是过往两年积压的刚需、改善的自住需求逐渐释放,京沪渝呈小面积、低总价房屋成交比例上升的刚需特征,杭州、南京等改善需求比例加大,偏好70-90平方米面积段的刚需客群比例不断上升。这样的需求格局也决定了本轮市场“回暖”持续周期的不确定性,待前期积压需求释放“消耗”之后,市场或将又回归常态。

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对2019年第一季度房价、地价波动幅度较大的城市进行了预警提示。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指出,这些信号显示出“警示”作用,不排除后续政策出现微调收紧的可能性。

4月末,辽宁省丹东市收紧楼市调控,出台包括5年限售,外地户口限购1套新房,同一楼盘房价月涨幅不能超0.6%等“大招”为楼市降温。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房市地市双升温 中国二线城市“春风”未停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9-05-05 14:14:38
与率先升温又“带头”降温的一线楼市不同,中国多地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近期依然春意盎然,房市、地市双双升温。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