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政策扩张人口增强城市竞争力

来源:南京日报 2019-04-17 09:14:48

南京要做好短期内人口达到900万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土地储备,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从吸纳更多人口就业的角度,推动产业布局和招商引资,增加就业容量,让流入的人有事做,能够住得下、留得住。

调整政策扩张人口增强城市竞争力-中国网地产

本报记者 冯芃摄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要求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其中,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这体现了更加尊重城市化发展规律的明确政策导向,作为特大城市,南京更应该抓住先机,尽早出台有利于吸引人口的整体规划和支撑政策。”“高度一体化、层级体系完整的都市圈,是南京未来突破空间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国家发改委此举给大城市、特大城市带来了机遇,成为很多城市吸引人力资源、储备城市发展要素的良机。”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尽早出台有利于吸引人口的整体规划和支撑政策

随着人口的进一步扩容,超大特大城市的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需求必然增加,就业岗位也要增加。南京要抓住这轮人口扩容的机遇,制定出能够容纳千万级人口城市的远景规划。

“作为特大城市,南京更应该抓住先机,尽早出台有利于吸引人口的整体规划和支撑政策。”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近两三年以来,城市之间出现竞争人口的发展趋势。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就是从国家层面出台重大政策呼应这一趋势。“在未来一个阶段,包括南京在内的特大城市,一定要加强顶层设计,拿出系统的规划和应对之策抢抓这一发展机遇。”

胡小武认为,国家发改委此次要求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体现了更加尊重城市化发展规律的明确政策导向。“在目前这一轮城市化中,中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得到优先发展。这个优先发展,主要体现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资源日益向超大特大城市集中。”他说,这对超大特大城市进一步集聚人口有着积极正面的作用,也给超大特大城市带来了挑战,即我们该如何完善各种设施,应对未来潜在的更多人口流入带来的压力,确保人口流入是有助于城市发展的人口红利。

在他看来,随着人口的进一步扩容,超大特大城市的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需求必然增加,就业岗位也要增加。“因此,超大特大城市要有更加科学的预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更多人口流入带来的住房保障、人才安居、教育配套、医疗配套等系统性、综合性挑战。”胡小武建议南京抓住这轮人口扩容的机遇,制定出能够容纳千万级人口城市的远景规划。“首先要做好短期内人口达到900万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土地储备,做好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公园等基础设施的扩容和增量工作。”他说,其次是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从吸纳更多人口就业的角度,推动产业布局和招商引资,增加就业容量,让流入的人有事做,能够住得下、留得住。还有就是我们的城市管理、城市治理也要有足够的应对之策。“比如,当更多人口来到南京,不管他们是人才还是劳务人员,均需要更好的政策和安置措施,让他们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都市圈规划建设

是南京实现“有限空间释放无限可能”重要一步

对城市发展受限于空间规模和空间形态的南京而言,都市圈规划建设将对南京长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高度一体化、层级体系完整的都市圈,是南京未来突破空间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也是南京在不进行大的行政区划调整下,实现“有限空间释放无限可能”的重要一步。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积极应对了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新要求和新趋势,对引导地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研究员陈宏胜博士表示,《重点任务》对人口、城乡空间体系及空间质量、城乡经济与产业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和明确的指引,涉及高质量人口城镇化、有序放宽不同规模城市落户限制、“城市群-都市圈-中小城市”空间发展体系等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核心议题。

在他看来,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是《重点任务》中的关键内容之一。“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说,从国际城镇化发展经验来看,城市群或都市圈始终是人口城镇化主要载体,虽然中心城市人口流入可能会达到一定转折点,发展后期甚至可能出现人口外迁现象,但总体上城市群人口规模是不断增加的,是国家经济和人口的核心集聚空间。“对城市发展受限于空间规模和空间形态的南京而言,都市圈规划建设将对南京长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陈宏胜说,高度一体化、层级体系完整的都市圈,是南京未来突破空间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也是南京在不进行大的行政区划调整下,实现“有限空间释放无限可能”的重要一步。现在,南京都市圈正进入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阶段,从当前南京与周边城市发展关系来看,要做好边界城镇间同城化内容、推进轨道交通及快速通道联通等支撑体系建设,做到优势互补、交汇融合,奠定空间和时间的一体化基础。

“现在,城市群及都市圈空间结构体系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明显。”陈宏胜表示,随着城市运行模式从单一城市扩展至都市圈、甚至是城市群尺度后,不合理的就业、居住、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可能引发“家庭空间撕裂”问题。如在我国主要大都市圈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都市圈尺度的日常通勤现象,极大地消耗了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应有的家庭生活时间。

他建议南京在推动南京都市圈发展时,着手解决这种都市圈城镇化运行模式,以一个可持续的、绿色导向的、紧凑的高质量城镇化,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幸福生活。 

特大城市迎来吸引人力资源储备城市发展要素良机

作为江苏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南京人口规模偏小,不仅影响了南京的首位度,也使得经济发展中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建议南京充分利用国家宏观政策,进一步调整政策,快速扩大人口规模,增加城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优化人口结构,保持人口红利,增强作为都市圈内核心城市的竞争力。

“户籍制度改革和放宽落户条件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路径,是为了继续推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以及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南京市社科院、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研究员吴海瑾认为,国家发改委提出逐步放宽城市落户条件,大城市、特大城市集聚人口的速度可能加快,人口会持续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和流动。“人随产业走,越是能级高的城市人口增长越快。”她说,国家可能会在条件成熟的区域逐步推行新增常住人口与土地供应挂钩政策,人口流入多的城市群、都市圈会加大建设用地供应,资源会更加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

“人口规模是城市活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是城市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动力的显性指标。”吴海瑾表示,国家发改革此举给大城市、特大城市带来了机遇,成为很多城市吸引人力资源、储备城市发展要素的良机。

在她看来,作为江苏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南京人口规模偏小,不仅影响了南京的首位度,也使得经济发展中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南京要充分利用国家宏观政策,进一步调整政策,快速扩大人口规模,增加城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优化人口结构,保持人口红利,增强作为都市圈内核心城市的竞争力。”吴海瑾建议南京首先调整人才引进结构,放宽技能型人才落户要求。“落户政策可以更加聚焦行业需求、产业发展方向,根据产业发展确定人才引进标准,而不是仅限于博士、海归等高端人才,技能型人才同样应该重视。”她说,南京可以继续放宽高级技师、技师落户条件,放宽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职业院校毕业生落户条件。

其次,她建议南京推进以居住证为载体的人才引进机制,逐步推进城市管理以“户籍”为中心向以“事实居住”(居住证)为中心转变,确保有意愿在南京工作、但未落户的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证,并以居住证为载体向未落户人口提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及办事便利。

“第三,在‘特别合作区’尝试构建区域间转积分和转户籍通道。”吴海瑾认为,都市圈化是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人会持续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和流动,带动中心城市和都市圈发展壮大,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动力。“南京作为区域核心城市,可以在‘特别合作区’尝试构建区域间转积分和转户籍通道,鼓励宁镇扬城市群及南京都市圈内户籍、居住证以及以户籍、居住证为载体的各类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互认,逐步消除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促进都市圈内人才要素等市场经济发展要素资源自由流动、自由配置,推进南京都市圈健康发展。”

同时,她建议南京实行城区内差别化落户政策,积极在新城布局相应产业,疏解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及部分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推进新增人口向新城集聚,推动城市内部协调发展。“还有就是更要重视留住人才。”她说,引进人才只是起点和过程,不是终点。南京需要更多思考如何留住人才,建设人才高地而不是人才走廊。“人才最终能否留住,关键在于提升城市‘魅力’,有效形成城市的‘人才黏性’。而这主要取决于城市的产业、公共服务水平、生态等各个方面。”

本报记者 宋广玉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调整政策扩张人口增强城市竞争力
来源:南京日报2019-04-17 09:14:48
南京要做好短期内人口达到900万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土地储备,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从吸纳更多人口就业的角度,推动产业布局和招商引资,增加就业容量,让流入的人有事做,能够住得下、留得住。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