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消费升级 “体育+旅游”点亮新生活

来源:江西日报 2019-03-06 09:38:52

去庐山滑雪、在婺源深度徒步……今年春节,人们的消费方式正悄然发生改变。随着消费升级,体育旅游成为我省不少市民休闲度假的新选择,以参与和体验为主的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百姓欢迎。

江西:消费升级 “体育+旅游”点亮新生活-中国网地产

第九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新余仙女湖站的比赛。记者 杨继红摄

江西:消费升级 “体育+旅游”点亮新生活-中国网地产

2018年井冈山举办红色骑行之旅活动。记者 徐黎明摄

江西:消费升级 “体育+旅游”点亮新生活-中国网地产

滑水运动员参与《遇见武宁》的演出。记者 杨继红摄

体育赛事与旅游 观光的完美结合

家住鄱阳县城的蒋新生,是名旅游爱好者,今年春节假期,他和家人背起行囊,辗转庐山、婺源等地,滑雪、健步、登山,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年。

在我省,“体育+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城市正在尝试的“组合拳”。而作为网红体育项目,马拉松成为不少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重头戏。

为突出马拉松赛事的特点,组委会在线路选择上可谓精挑细选。婺源国际马拉松赛,沿途线路均以“中国最美乡村”地标性建筑为起点,同时穿越有山有水的景区;瑞金市举办的国际红色半程马拉松赛,以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广场为起点,穿越叶坪旧址群、沙洲坝旧址群、二苏大会址等经典景点;新余马拉松赛的比赛路线覆盖了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仙女湖风景区等一系列风景优美的城市景观带,展现了城市风貌和人文风情。

诗和远方,边跑边看,马拉松赛事让体育与旅游得到了完美结合。

有趣的是,跑友们在跑完赛道沿线串联起的众多标志性景点、古迹和街区后,纷纷在朋友圈、微博晒出当地美景和小吃,不仅为当地旅游攒了人气,还无意间成了城市旅游义务宣传大使。

从观光旅游型向健身体验型升级

“原来只注重观光旅游,这个春节在旅游中强健了体魄,感觉充实有趣,还增加了家庭的凝聚力。”家住景德镇市里村花园的张德发经营一家瓷器店,平时喜欢游山玩水。去年在新余仙女湖游玩时,恰巧遇上当地举办马拉松赛。此后,他的旅游经历中增加了体育锻炼这项内容。

我省拥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各地利用“体育+旅游”的方式,推动两者深度融合,形成了有高山可攀岩、有峡谷可溯溪、有溶洞可探幽、有古驿道可徒步等“旅游+体育”新气候,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旅游名片,助推旅游从观光旅游型向健身体验型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省多地先后举办了多场国际大赛,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赛、中式台球世界锦标赛,以及攀岩、万人长跑等一系列运动赛事,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背包客”“登山客”“漂流客”前来旅游体验。

体育旅游的前景被体育界和旅游界一致看好。今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了“2019春节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我省瑞金市红区运动休闲旅游线路和大余丫山美丽乡村体育休闲线路榜上有名。

“旅游+体育”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世界文化遗产地庐山,一个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室外滑雪场坐落于海拔约1200米处。庐山滑雪场的负责人说,滑雪场自2017年12月开业以来就非常受欢迎,经历了两个冬季,入冬以后平均每天接待游客约1000人。

大余县丫山美丽乡村体育休闲线路的打造,让这个几年前还默默无闻的小景点声名鹊起。在丫山卧龙谷登山步道和天行健环山游步道,记者看到满眼皆绿色,处处有景观,令人身心愉悦。一群群游客健走其间,陶醉在美景里。

庐山西海风景区积极探索“体育+旅游”融合发展路子,2017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首批创建单位。2018年,该示范基地喜获“全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称号,这是该景区连续三年获得该项荣誉。

“体育旅游的火爆,既是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和观念进步的表现,也是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的最好证明。”业内人士说,越来越多百姓参与健身体验型旅游,必将促进体育旅游的深入融合,可以预见,“旅游+体育”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记者 徐黎明)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江西:消费升级 “体育+旅游”点亮新生活
来源:江西日报2019-03-06 09:38:52
去庐山滑雪、在婺源深度徒步……今年春节,人们的消费方式正悄然发生改变。随着消费升级,体育旅游成为我省不少市民休闲度假的新选择,以参与和体验为主的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百姓欢迎。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