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先行 更多增收红利将密集派发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9-02-22 08:39:18

原标题:近二十省份确定收入增长具体指标,多地最低工资上调窗口开启

工资先行 更多增收红利将密集派发

工资分配宏观指导制度加紧完善中,小微创业者、低收入人群等再迎增收礼包

除个税抵扣红利率先落袋外,2019年促居民增收还有更多实招在途。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四省份明确2019年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不少省份有望跟进,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制度也在抓紧完善。开年以来,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还就居民增收展开密集调研和座谈,并于日前完成2018年居民增收试点总结,下一步地方将结合实际分类施策,小微创业者、科研人员、技能人才等重点群体或迎更多针对性增收举措。

从目前31省份政府工作报告看,居民增收无一例外成为预期目标重点之一。其中近20省设置了2019年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具体增长指标,高者超过10%。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更多支持低收入人群等也成为施策重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5829元,比上年增长8.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1%。作为居民收入“大头”,2019年工资性收入率先有所突破,其中,个税红利抵扣已经落地。最低工资上调也在稳步推进。上海市日前表示,今年继续相应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宁夏人社厅也基本完成最低工资调整评估工作,争取2019年再次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

此外,陕西省人社厅明确,5月1日起,陕西省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一类、二类、三类工资区全日制用工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800元/月、1700元/月、1600元/月。重庆市也于上月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两档分别比原标准1500元/月和1400元/月提高了300元。根据最低工资标准每两至三年至少调整一次的规定。河北、天津、福建、贵州、甘肃、湖南、青海等省份距离调整窗口也渐行渐近。

最低工资制度仅是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一部分。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日前透露,下一步将完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制度,做好企业薪酬调查工作,适时发布相关薪酬和人工成本信息。

“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制度,除了最低工资制度外,还包括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指导线制度、企业基本工资制度,以及一些按要素分配制度和收入激励政策。”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副研究员关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相关制度的完善将保障劳动者收入权益,发挥劳动市场价格信号作用,促进形成更加规范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和收入分配约束机制。按要素分配政策则对发挥收入分配的经济激励效应起到基础作用。

更多增收红利还将密集派发。据了解,进入2019年,发改委等部门展开密集调研,连续召开形势分析协会和企业座谈会、部门和地方座谈会等多次会议,并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政策举措。20个城乡居民增收试点总结已于日前完成,下一步将在深化试点基础上,鼓励地方结合实际灵活施策,形成激发重点群体活力的新体制新机制。

事实上,地方已经探索了一些创新型、特色型政策举措。比如,四川省绵阳市作为科研人员专项激励计划试点,采取多元化的分配方式吸引和激励高层次人才,探索科研人员在依法依规前提下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促进了科研人员增收政策落地增效。

技能人才、小微创业者、农民工、中小学教师等重点群体或将迎来更多增收红利。据悉,政策方面将区分当前和长远,突出减轻企业负担、农民工市民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点群体收入分配激励等重点政策举措。同时,对低收入群体、困难地区和行业加大政策保障扶持力度,加大对困难行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创业支持。

地方两会也有所部署。记者梳理发现,近20省份设置了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具体增长目标。比如,贵州提出,2019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左右和10%左右。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工资先行 更多增收红利将密集派发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9-02-22 08:39:18
目前已有四省份明确2019年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不少省份有望跟进,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制度也在抓紧完善。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