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房屋长期漏税 专家认为房租纳入征税监管是趋势

来源:齐鲁壹点 2019-01-08 10:35:20

随着新个税法和实施条例的正式施行,济南青岛被列入条例中规定的“1500元档次”的城市。在不少年轻人享受改革红利的同时,却在房东、租客和中介之间引起了一场与利益相关的博弈,进而引发了市场对房租上涨的担忧。有业内专家表示,今后房租等收入纳入税务监管是大势所趋,并不会因为租客是否提供租房合同而改变。

房东威胁退租或涨租

拒绝提供个人信息

去年年底,在济南甸柳小区租房的潘晓风找到房东,提出想通过新个税条例中的“房租专项扣除”政策,节省部分个税。不过,几番交涉下来,房东还是拒绝提供。

“她问我,‘你的收入很高吗?纳的税很多吗?如果不是很高,就没必要扣除这项费用了。’理由是,这会让她多交个税。”潘晓风说,否则,房东会考虑涨房租或者停租。

像小潘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我们楼上三套房子,总共有八九个租户,都是向同一个房东交租。就在元旦假期,房东就在微信群里明确表示,禁止我们申请房租扣除,且不会把他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提供给我们。”在济南高新区贤文世家租房的张磊表示,虽然群里房东就一个,但明显气势更胜。

据了解,张磊的房东是当地一位拆迁户,除了自住的房子外,手里还有几套房子用于对外出租,每个月的收入在1.5万元以上。记者以租客身份联系了房东陈先生,了解了他心中的担心。“我听说如果我们的信息被税务部门知道,每个月就会缴纳14%的税,要2000多块钱。如果是由于租房子原因让我们交钱,我们肯定要涨房租。”

不过对于租房平台来说,如果有租客需要房东的身份信息,一般都会主动提供。“在签合同的时候,基本上双方已经掌握了对方的相关信息,因此,房东也无法对我们施加影响。”一位在链家网上租房的租客表示。包括链家、自如等平台的工作人员也介绍,如果租客需要相关信息,平台一定会在合规的范围内提供。

出租房屋长期漏税

一直没严格纳入监管

近期,关于房租抵税的争论愈演愈烈。但其根源,在于我国税务部门长期对房租税收的征管力度不严。“按理说,房租涉及的税收有很多,但在实际操作中,这块基本上都是被偷税漏税了,长期以来,税务部门也没有真正去查。”济南市一位基层税务局工作人员表示。

据介绍,在我国税收体系中,房租(市民出租自家房屋用于居住)涉及的税种颇多。在理想状况下,有房产税、印花税、增值税和个税。同时,根据时间和具体地区的不同,涉及税种和税率也都有不同。

以山东省为例,目前规定,在大部分情况下,居民出租自有住宅,主要需要缴纳的税目为房产税(按房屋租金的4%征收)和个人所得税(按房屋租金的10%征收)。其中,10%的个税税率,是按照个税中的财产租赁收入门类来确定的。

因为房租一直没有被严格纳入税务部门监管,除了房主以外,即使是一些房地产中介,由于不经手房租,也无法缴纳相关房产税

“我们在提供租房服务时,只收取服务费,而房租是租客直接交给房东的。因此,我们只会就这笔中介服务费缴纳相关的增值税。”链家网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而像自如网这样直接代收房租的平台,则会按照当地规定缴纳房产税

房租交税是趋势

近期不会急于征缴

“现阶段,税务部门很难对房东开征房产税和个税。”基层税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首先,现阶段申请扣除所需的租房合同,并不具备报税条件。另一方面,目前相关信息联网还没有实现,很难查证信息的真实和准确。“真正合规的方式,应该是租房双方去税务局开具发票,此时,税务部门就会收取4个点的房产税。但目前,除了出于报销的需要,几乎没人会去开发票。”

同时,该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几年税务部门的工作会很繁重,对房产税以及房租产生个税,政策也可能会有调整。“但对于被很多人同时填报个人信息的房东,税务部门有可能会将其纳入重点监控名单。但真正加强征管,还是要看具体政策。”

济南天赋大业税务师事务所税务师黄文婷也认为,近期房东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但她同时表示,未来随着我国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包括房租在内的更多场景将会被纳入税务部门的监管之下。“这是大趋势,与房客是否提供房东的个人信息,没有关系。”

黄文婷说,未来针对房租的征管模式,有可能是由房东自行提供房租信息,然后税务部门会根据其他部门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并扣税。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出租房屋长期漏税 专家认为房租纳入征税监管是趋势
来源:齐鲁壹点2019-01-08 10:35:20
在不少年轻人享受改革红利的同时,却在房东、租客和中介之间引起了一场与利益相关的博弈,进而引发了市场对房租上涨的担忧。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