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质量的特色小镇发展之路

来源:南方日报 2018-12-26 09:28:59

客家文化小镇、东山健康小镇、东升物联网小镇和海丝珠宝小镇……在梅州中心城区,一股建设特色小镇的热潮正在梅江涌动。

特色小镇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日前,梅江区举办特色小镇招商推介会第二届全经联特色小镇产业运营大会,讨论产城融合、乡镇城融合的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经验,探索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以及探索全经联跟梅州市特色小镇未来的产业合作。

梅江区委书记朱国城表示,梅江区坚持以“产业立镇、科技强镇、旅游兴镇、文化传镇”为目标,大力弘扬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绿色工业、珠宝文化、健康养生、文化旅游为特色,打造创新创造的新平台新空间,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从传统的专业镇到新型的特色小镇,梅江区将迎来哪些新变革?有哪些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可以探索?会上,众多专家齐聚一堂,献计献策,试图勾勒出梅江特色小镇的建设新蓝图。

突破局限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高度自动化的设备有序地运行,成卷的铜箔成品等待检测,薄如蝉翼的铜箔在灯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泽。这是威利邦生产车间的一幕。谁能想到,8年之前,这里只是一个淘汰落后产能的水泥厂旧址。威利邦的发展是梅江区工业绿色崛起的一个缩影。

相比起其他镇(街道)主打产业特色,作为东南片区的东升工业园突出了工业禀赋的优势。“在上世纪90年代,西阳镇的电子信息产业开始起步。”梅江区东升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得益于政府和企业早早定下专业化的方向,才有今天的产业集群,生产有电路板、片式电感、光学设备、通信电源等上千种规格的产品,远销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镇一主业”,专业镇经济集聚了大量产业链和人才资源,曾经是梅州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但近年来,随着资源和劳动力红利的消减,这种粗放和相对封闭的发展模式也遭遇着瓶颈。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无疑为发展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特色小镇需有产业驱动,没有产业就失去了血肉。”有专家在特色小镇推介会上指出,与以往受产业、地域限制的专业镇不同,特色小镇可以面向更大的资本市场。因而,政府对特色小镇的建设必须突破原来专业镇经济的局限。

为此,梅江区对东升工业园打造物联网特色小镇的建设,聚焦在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变。一方面,利用自身中心城区集聚产业和人口的区位优势,有利于服务园区、对接城区、提升城区;另一方面,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电路板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推进产业和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绿色工业”。

与物联网特色小镇不同的是,东山健康小镇、客家文化小镇等特色小镇之“特”,更多是基于中心城区未来发展的需求,在原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插上健康养生、文化旅游等“翅膀”,推动经济发展从注重量的扩张转到更加重视质的提升,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筑巢引凤 为绿色发展积蓄“镇能量”

以产业立镇科技强镇、旅游兴镇、文化传镇……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决策部署,梅江区积极谋划,按照“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五链融合的发展理念,以实现“宜创、宜业、宜居、宜游、宜享”为发展目标,扎实做好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我们要因地制宜、扬长补短,按照环境承载力和资源禀赋,选精选准特色主导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特色化、组团式发展。”朱国城在会上表示,特色小镇的建设契合梅州市委、市政府“世界客都·长寿梅州”的部署,彰显生态绿色理念,整合区域优势资源,促进各产业实现融合发展。

便捷的交通是建设特色小镇的前提。从几个特色小镇的选址来看,周边无一不是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客家文化小镇不仅内部道路通畅,还建设了几条干道分别通向市中心、泮坑公园等;东升物联网小镇地处城区附近,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有利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环境;规划的东山健康小镇内部有省道S223线和县道X963两条干道,周边可通过芹洋东西路和广州大桥到达江南新城,依托省道S223线连贯秀兰大桥到城市中心,向西通过学子大道到达梅城江北历史文化街区……

与此同时,近年来梅州立足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不断厚植生态人文优势,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全市空气、水质达标率稳居全省前列,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一,连续多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最具安全感城市”。

作为中心城区,梅江区立足于生态与区位优势,依托区域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优质自然景观资源,助推特色小镇的建设,并吸引高端人才和研发机构入驻,使其成为梅江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为了特色小镇建成后能成功运营,我们不仅与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康复医院及研究中心等多家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在规划之初组建了一个百余人医学团队,让他们到这些顶尖学府深造和学习,为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提供人才集体储备。”东山健康小镇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特色小镇的本质是要带动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的“吸引旅游人群带动经济”。业内人士认为,特色小镇应该根据当地的产业特色去建设发展,挖掘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投资机会,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模式,也为高端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方案。“这才是吸引人气的重要机会。”

专家献策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兵弟:

特色小镇要走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专之路

“城乡差异化发展丰富了文旅小镇发展的外延与内涵。”李兵弟认为,这种差异化表现在不同的空间形态、不同的文化体验、不同的视觉效果与不同的亲情款待。一组数据显示,全国目前有建制镇19400多个,乡集镇12000多个,平均用地规模2.1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937人/平方公里,千强镇平均规模7.6万人,设市的试点镇10万人。

而特色小镇就是小城镇发展中的领跑者、引路者、探索者,是国家新型城镇的重要组成。如今正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个阶段,应当培育和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重点发展。

然而在建设的过程中,不少特色小镇存在着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于求成、盲目发展、市场化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在建设之初做好规划,特别是有产业植入、项目引领的规划;同时要注意有条件地依托现有小镇,并引领现有小镇的发展。

重新产业化是多种业态在小城镇进一步的发展、完善和创新。“特色小镇要走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专之路。尤其要以特色产业为核心,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同时构建便捷生活圈、完善服务圈、繁荣商业圈。”李兵弟提醒,小城镇不是简单的行政管理,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不仅仅是地方政府事务,更是全局性发展的问题。企业要成为建设的主力军,但也要防范“假小镇真地产”项目。

国家发改委城镇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乔润令:

三产融合、产城融合、三生融合是特色小镇的核心

“特色小镇建设要注意几个误区。”乔润令介绍,一是以产业为主,有产业没居民;二是有地产有居民,但没有产业;三是项目拼盘化,产业无特色。在一些特色小镇里,只有一些绿化和应景式的小装饰,号称生态和文化融合,其实既无生态,也没有文化,就是产业小镇;或者是虽有产业,但是各功能之间没有有机联系,成了生搬硬套的大杂烩,产生不了1+1>2的作用,极大地削弱了产业融合的效果,商业模式难以持续。

三产融合、产城融合、三生融合是特色小镇的核心。乔润令认为,融合是基本着力点,是成为高度一体化的生态有机体和价值共同体,而不是做拼盘,搞小而全。企业、政府和居民要在特色小镇这个统一的平台载体上实现跨界联合,即同业联盟、异业合作,促进功能上的协同与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而特色小镇能否成功的标志在于它的运营。定位是否准确、规划好不好、设施功能如何、盈利模式是否可行、投入产出是否合理等,都将在运营中得到体现。运营成功与否,是衡量特色小镇综合要素配置是否合理,成本控制、产出能力、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是否成功的标准。

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副主任、首席专家刘亭:

都市圈=中心城市+特色小镇

近年来,在城市群、都市圈成为城市化主体形态的新背景下,中心城市周边功能独特的小城镇快速崛起。顺应产业结构演化和生产力布局优化趋势,在原有块状特色经济和产业集群艰难转型的新背景下,依托城市高端资源带动产业升级的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别开生面。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就是,都市圈=中心城市+特色小镇。

对于特色小镇的理解,刘亭认为,特,就是产业很特别,以有特色竞争力的产业为基础;色,即环境很出彩,除了“好山好水”的生态,还要有“创新创业”的氛围;小,指的是规模很小巧,“少而精+小而美”;镇,主要指制度架构很合理,以市场化改革为先导。顾名思义,特色小镇就是有特色的小地方,其形态往往是“近城不进城(中心城区)”、“似城不是城(中心城区)”。

目前,全国各地特色小镇的建设,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规划不科学、特色不鲜明、活力不够强的问题。以浙江为例,去年的特色小镇民间投资占比仅有56.2%,比全省民间投资占比还低一个百分点;78个创建小镇中的35个科技投资占比低于2%。

刘亭认为,未来城镇转型发展的目标,是要以数字产业、智能服务为引领,促进城镇经济转型;以多元包容、和谐社区为引领,促进城镇社会转型;以都市圈区、有机更新为引领,促进城镇空间转型。同时,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创建智慧城镇;以绿色经济为引擎,创建生态城镇;以美好生活为追求,创建人文城镇。

“只有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才能顺应新世纪以来信息化、生态化、人文化的发展大趋势,按‘三生融合、三化同步’的理念,推进特色小镇向宜业、宜居、宜游、宜文和可持续的命运共同体转型发展。”刘亭说。

原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副局长岳晓武:

全面理解和集成应用土地政策有助于解决特色小镇落地难问题

如果按区位来划分,特色小镇的类型可分为单点布局型、大城市依托型和交通节点型。单点布局型的小镇一般都有独特文化旅游资源,而且通常是文旅型;而大城市依托型的小镇往往是产业型和文旅型;交通节点型的小镇表现在有特色产业,或者是产业与文化旅游资源突出。

但不少人会将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混淆。“一般来说,特色小镇涉及一定量建设用地,田园综合体则以农业用地为主。其实,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偏于农村生活,后者偏于小镇生活,但又能融合共享、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田园小镇。”岳晓武说。

对于特色小镇落地难的问题,岳晓武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需求端,特色小镇偏于小镇生活,田园综合体偏于农家生活,但对土地需求都与以往建设项目不同;二是供给端,土地政策多、散、空间大,但没有专门关于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土地政策。

无论是建设哪种类型的特色小镇,都需要建设方正确理解和集成应用土地政策,结合项目性质、特点和用地需求,加强用地策划,明确相应的土地提供方式,才能解决落地难的问题。如果不懂土地政策集成应用,建设方不仅会错失很多的机会,而且会增加工作难度、开发成本以及项目建设和运营的风险。

■聚焦

梅江区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怎么建

近年来,梅江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着力推动转型发展,特色小镇、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取得长足进步,经济发展不断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该区正在打造的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共有5个,计划总投资达300多亿元。

除区级特色小镇创建点科教小镇之外,梅江区还加快推动客家文化小镇、东山健康小镇、东升物联网小镇和海丝珠宝小镇等4个特色小镇创建点建设工作,为实现绿色发展积蓄“镇能量”。

——东山健康小镇(省级)位于梅州中心城区东部,规划总面积4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90亿元,是广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小镇分为“药—医—养—文”四大功能板块,规划建设高端医疗服务区、南药生物科技研发孵化基地、南药种植示范基地、养生养老社区、乡村康养度假区、康复养护基地等七大功能区域。目前,小镇已引进东山三甲医院,正筹备建设南药生物科技研发孵化基地、养生养老社区、细胞工程研究基地、康复养护基地等医养护游全龄段康养特色产业。建成后将带动至少0.6万个就业岗位,健康产业及旅游产业收入预计达80亿元,税收达5亿元以上。

——珠宝小镇(省级和市级)位于梅江区三角镇泮坑村和长沙镇小密村,规划总面积3.3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65亿元,是广东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和梅州市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小镇突出产业引领,以珠宝产业为核心,依托自身珠宝全生态产业链资源优势以及区域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优质自然景观资源,着眼于构建完整珠宝产业链条,包括珠宝精细加工、科研教育、贸易、总部办公、文创开发、展览展示、文旅休闲、娱乐服务、社区服务等。着力将小镇打造成为珠宝首饰产业与商贸的集聚基地、“三生融合”的示范小镇。

——东升物联网小镇(省级和市级)位于梅江区中心城区东部,规划总面积3.3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03亿元,是广东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和梅州市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小镇将以物联网产业为核心发展方向,依托东升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构建以物联网+研发孵化、物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应用服务体验为主的产业空间,形成以电路板产业为支撑、以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物联网全产业链集群,力争通过5至8年的建设,将东升物联网小镇建成富有客家特色的智能科技应用体验示范区、全国物联网应用样板区。

——客家文化小镇(市级)位于梅江区三角镇圣人山下,规划总面积2.9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60亿元,是梅州市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小镇以山水、客家文化为依托,构建以“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特色幸福产业链,建设成为华南客家文化休闲旅游基地、广东省健康医疗平台、粤东北养生养老服务示范点、梅州市运动休闲基地。目前,客天下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广东省新型城镇化“2511”工程美丽小镇试点项目。现居住人口近5万人,提供就业岗位近1万个,累计接待游客逾234万人次,带来相关产业年产值20多亿元。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探索高质量的特色小镇发展之路
来源:南方日报2018-12-26 09:28:59
客家文化小镇、东山健康小镇、东升物联网小镇和海丝珠宝小镇……在梅州中心城区,一股建设特色小镇的热潮正在梅江涌动。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