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技“魔法棒” 点亮城市“留改拆”

来源:新民晚报 2018-10-19 15:54:54

本报记者 马亚宁

老房子,对很多人来说,有一份特殊情感。这里有成长印记和浓浓温情,不舍离开;这里有诸多跟不上时代的尴尬与陈旧,很想逃离。时光荏苒,城市变迁,如果住在市中心的老房子里,也能过上现代时尚的宜居生活,很多人或许不想走。今年,上海市中心的许多老房子启动“时尚”节拍,重新抖擞,面目一新。

原来,上海城市升级改造正在大力推进“留改拆”,请来科技创新担纲“梦想改造家”:加装电梯、成套改造、综合治理、绿色转型、微景观设计……曾经的“老、破、旧”,经建筑科技“点石成金”,焕发出现代宜居的新光彩。老房子里的居民们纷纷称赞:老屋新生活,住得有腔调!

微景观塑美丽家园

市中心“寸土寸金”,高层居民楼鳞次栉比。上海既有居住建筑中,有许多是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高层。虹口区保定路20弄的云舫小区,就是其中的一员。四幢建于1989年的18层高层建筑是绝对的主角,让小区“拔地而起”,脚下却几乎没有“立锥之地”——小区公共空间十分匮乏。绿化零星,公共区域“空白”,仅有一条百米长的小区主干道,也被日益增多的私家车挤占,杂乱不堪。

“总体来说,大楼房房屋面积都不小,居家生活挺舒心,就是小区内的环境让人不舒服。”住在这里的王阿姨,道出了许多邻居的心声。小区居民们每天进入小区,就上楼。饭后散散步,早晚健健身,在小区一直是个可望不可及的梦。直到今年9月份,这个梦终于可以实现了。作为虹口区房管局“美丽家园”专项工作中的重点小区,云舫小区迎来了上海建科院的建筑结构与维护改造团队。

进驻小区,外立面杂乱无序、公共区域装饰陈旧、停车难、活动场地小等一系列难题,摆在项目负责人吉峰的面前。他告诉记者,人们对老房子的居住需求正在步步升级。以前是追求性能和功能,希望厨卫独立,客厅饭厅分明,有足够的居住空间,如今对小区环境有了更高期待。

“停车难、绿化少、公共空间布局不合理等,是高层既有建筑改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通病,但是解决方案,必须因地制宜,逐一求解。”最终,他给云舫小区开出了“美丽家园”的药方:腾挪公共区域,调整小区道路,整饬精修绿化,从几无空间可用的小区内,硬是挖出了一块居民活动场地和微园林。

由于小区占地面积小,楼梯建筑又高又大,挡光效应叠加,整个小区被阴凉覆盖。通过科学测量和精确计算,项目组发现小区附属用房门口,是一片难得的阳光地带,只可惜堆满杂物。经与物业协商,整修附属房,移走杂物堆,在此搭建了十余件健身器材,并加装休闲座椅和路灯。

小区入口处,毫不起眼的小土堆上几棵绿树稀稀落落。何不充分利用这百平米空间,设计绿化微景观呢?土堆夷平,铺设鹅卵石健身步道,放置石凳;栽种灌木,可供居民散步观赏;种植高大树木,亭亭如盖,纳凉闲坐两相宜。如此一来,设计人员在老小区里,辟出一方百平米的立体小花园,家门口走走坐坐,遛狗健身,不再遥不可及。

新技术助老房加梯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许多市民的夙愿。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通常,加装电梯需满足:加装幢90%以上业主同意(其他业主无明确反对意见),物业管理区域内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

“如果一个小区好不容易走完加装电梯的行政流程,我们一定要从技术上予以百分百保障,排除万难。”上海建科院高级工程师李勇生正在负责新泾六村的电梯加装项目。几乎与加装电梯各流程同步,项目组提早进驻,开展勘察和检测,充分评估既有多层住宅加梯的客观条件。

楼梯的位置、类型和梯段方向,适合加装哪一类电梯?房屋结构与道路红线,会不会“一票否决”?周边房屋或小区围墙之间的距离,是否影响电梯结构和稳定性?加装后,会不会影响变电房、煤气站、电缆井、垃圾房或门卫房?假如房屋存在明显倾斜或严重结构损伤,加装电梯也要加固房屋……从小区16号单元开始,项目人员给这幢建于1989年的6层砖混结构,做了全方位“体检”。  

依据“体检报告”,工程设计人员制定个性化的加装“菜单”:由于房屋时间久远,室外地下管线情况复杂,优先对管线进行改造,以避开电梯基础;加装的电梯与原楼梯采用弱连接,即电梯基础独立,只在进出电梯处,与原建筑连通。为了匹配楼梯的小格局,设计人员专门选用瘦身型电梯。

轮到17号楼时,工程设计人员“另起炉灶”,设计出一套完全不同的加梯方案。“老房子加装电梯,可谓千楼千面。要因地制宜,各不相同。所以,我们都是以单元为设计目标,而不是整个小区。”李勇生说,就算是一楼住户对噪音、挡光和通风有顾虑,也能从技术和设计上彻底解决,让建筑科技为老房子加装电梯铺就一条“无障碍通道”。

金点子能“点石成金”

市中心里遗留的老厂房、老公寓,是该拆,还是该留?如今,得先问问建筑科技创新。万航渡路767弄42号,多年前是上海毛巾二厂。随着时代变迁,老厂房被周边居住区、菜市场、学校等层层包围,进退两难。在现代建筑科学技术的帮助下,这块城市疮疤般的老厂房实现华丽转身,转变为集现代设计感和实用宜居性于一身的都市养老院。

走进由老厂房蜕变而来的上海市静安区老年福利院,明亮大气,通透宜居,楼宇中庭采光设计,将通风和绿化统统请进来。主体更新,凿壁偷光,垂直绿幕,立体公园……上海建科建筑设计院副院长董浩明,对建筑规划中暗藏的科技“魔法棒”如数家珍。真是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昏暗逼仄的纺织车间!

在建筑设计师眼里,从厂房到居家养老,老房子最需要的是提升“内涵”。设计师们先是将内部楼层“合并同类”,再按需分解,在不增加原有建筑整体高度的前提下,调整内部层高,空间效率一下子提升20%。接下来,老厂房进深很大,光线进入不足,不适合人居住的难题,被建科院一项专利技术“屋顶折射采光系统”,轻松破解。设计人员在屋顶凿壁偷光,通过筒镜、反光镜等设备,将阳光引入,漫反射至所有楼层。即使是底层中间区域,也可以“阳光普照”。

如何让老房子绿意盎然,科技创新也有妙招。目前已经获得专利的“楼层式建筑物外立面绿幕系统”,集爬藤钢丝、种植土、雨水收集、空调机位和空调冷凝水收集装置于一体,利用雨水和空调水灌溉墙体上的绿色植物。

夏天,墙面上的藤蔓茂密遮光效果良好,对于视野不佳的居住单元增加绿色景致。

冬季,落叶藤本植物仅剩主茎,结合过滤装置的倾斜角,让足够的自然光射入室内。

考虑到老厂房周边可供老年人享用的休闲资源不足,设计人员在房顶规划了错落有致的立体花园,累积为场地提供3066平方米的花园空间,有效提高老年人户外活动舒适度。“而且,设计保障到每个养老单元楼层都有水平可达的空中花园,构成复合多变的立体绿化体系,方便腿脚不灵便的老年人,伸手可及窗外的绿色世界。”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建筑科技“魔法棒” 点亮城市“留改拆”
来源:新民晚报2018-10-19 15:54:54
时光荏苒,城市变迁,如果住在市中心的老房子里,也能过上现代时尚的宜居生活,很多人或许不想走。今年,上海市中心的许多老房子启动“时尚”节拍,重新抖擞,面目一新。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