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在京隆重开幕。
精工钢构集团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精工绿筑”)在本届住博会上精工绿筑全新推出了多年研发的“之云”物联平台和仓库管理平台,并在展会现场深化展示了绿筑PSC集成建筑产品体系。
“建筑钢结构”向“钢结构建筑”的跨越
虽然钢结构的运用配比在市场中全面增长,但工程总承包化给传统钢结构企业专业承包时代带来很大冲击,且钢结构行业正面临同质化竞争低价竞争,给各家钢结构企业发展带来很大困扰。
身为钢结构企业的领导者精工钢构作为行业领先的钢结构企业,深刻认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趋势动态及其重大意义,从时代发展的高度瞄准行业顶尖水准和发展前沿,于2008年提出了从“建筑钢结构”向“钢结构建筑”升级新模式。
在装配式建筑产业不断升级发展中,精工绿筑依托在钢结构领域及幕墙领域、屋面及建筑光伏领域的领先优势,全面推进钢结构的专业技术整合与研发,实现了从“结构装配式”向“整体式装配式”产业技术升级,“专业承包”向“工程总承包”业务模式升级,“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管理模式升级的三大升级,实现了“建筑钢结构”向“钢结构建筑”的创新跨越发展。
开启装配式建筑的集成技术与信息化管理双驱动发展模式
由精工绿筑自主研发的工绿筑集成---PSC装配式建筑集成技术 ”以其标准化的设计和高预制率、装配率,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建造方式,从传统建筑的高能耗、粗放式的建造方式向“绿色建造”的升级。
精工绿筑 PSC 集成建筑技术体系不仅仅是建筑技术上的突破,还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之云ZCloud”的研发与应用,实现了产业技术和信息化管理双驱动。
之云信息化管理平台是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需求,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建筑信息模型)打造的集成信息平台。
之云物联以计划管理为核心,通过计划管理将业务流程串联起来,实现对装配式建筑项目构件从工厂入库到吊装验收完成全周期的高效管控。
精工绿筑将继续开展信息化运维在装配式产业中的业务研究,在不断的实践中打磨用户体验,提炼管理思路,并全面应用在精工绿筑的实际项目中,为项目持续创造价值。
“PSC”集成建筑技术引领装配式建筑技术革新
装配式建筑目前主要有PC、PS两种技术体系,都是单一的结构装配式体系,目前这两个体系,在工程的施工周期和安全可靠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局限性,精工绿筑为了解决单一的结构体系局限性,首先提出要从结构装配式建筑向整体装配式集成建筑的产业升级,并且在2017年首先提出预制钢结构和预制混凝土整合性运用,自主研发了精工绿筑集成---PSC装配式建筑集成技术。
通过PSC集成体系集成技术及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实现了整体项目工期减少50%,施工措施减少70%,建筑垃圾减少90%,现场工人减少70%,现场湿作业减少90%,现场焊接减少90%,现场粉尘减少90%,现场噪音减少90%,彻底颠覆了传统建造方式对现场工人的依赖,真正实现了绿色建造。
以客户体验为导向 产品化集成建筑为手段
精工绿筑把多年来钢结构专业和幕墙、屋面、光伏专业等产业链的技术能力予以整合研发,发挥绿筑集成在钢结构装配式集成建筑的先发优势和技术领先优势,“以建筑产品品质”与“客户体验”为导向,根据建筑不同的功能,以“学校、医院、办公、公寓、住宅”五大产品体系为研发目标,形成了独有的精工绿筑集成GBS 集成产品和PSC装配式建筑产品体系及成套实施技术的技术创新,“全系统、全集成、全装配”的建筑成套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其中精工绿筑GBS集成住宅和GBS 集成公寓分别应用了由精工绿筑研发的精工绿筑集成--PEC结构技术和交错桁架钢结构体系应用技术,大大缩减了工期,保证了建筑品质,提高了施工效率,兼具绿色环保节能,对装配式建筑项目有着重要的参考示范作用。
以装配式建筑EPC业务模式为抓手
目前,建筑行业均在开展装配式建筑产品与技术的研发,也形成了先进的装配式建筑产品与技术,但由于“单一技术的分散点式研发”与“产品技术和加工制造、装配施工之间的脱节”造成难以形成完整的建筑成套技术,所以装配式建筑产业能力的提升,必须强化建造全生命周期“技术与管理”的协同一体化能力与建设。
精工绿筑通过产业资源整合,建立“产品化的研究”、“BIM集成设计”、“信息化项目管理”、“智能化的预制生产”、“装配式建造”五大能力整体化的协同研发机制,强化建造全生命周期的领先能力建设,提高EPC工程总承包能力,成功承接了温州肯恩大学学生公寓EPC项目、杭州萧山国际机场5、6号宿舍及配套工程、温州冷链中心等项目。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