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存量违建“老大难”逐一踏勘解决
飞虹路几百米长的人行道上,说开店就开店;凤城三村西区挂在外墙的“空中楼阁”想怎么搭就怎么搭……
9月27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刊登《近300米长人行道说没就没,一句“存量”就能让违建“天长地久”?》的调查报道,引起杨浦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报道刊出当晚,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就要求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妥善处置。9月28日上午,报道中提及的垃圾箱房边上的烤鸭店已遭取缔,该处违法建筑也被拆除。有关部门表示,对于居民投诉的其他违建,将逐一踏勘逐一解决。
违建占据人行道,有的达三四层
家住杨浦区通北路的刘先生日前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飞虹公寓至许昌路一段,近300米长的人行道多被违法搭建吞没,行人只能走在机动车道上。“建在人行道上的违建,有的本身并无地基,却高达三四层,万一坍塌砸到路人,后果不堪设想。”
9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现场,目睹飞虹路北侧这段近300米长的人行道几乎 “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小超市、指压足浴、废品回收、快递配送站等。此外,底楼鳞次栉比的店铺还将自来水斗、空调外机等置于门外马路上;还有铝合金门窗加工店,直接将马路当货料堆场。仔细观察,这些盘踞人行道的门面房虽层高不一,但从地面到楼顶,将所有空间“一网打尽”。周边居民说,上述建筑多是居民擅自违搭扩建,对外出租牟利,绝大多数店铺无证无照。
本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明确禁止擅自占用城市道路人行道设置各类设施、应当保证设置设施后的人行道通行宽度不小于1.8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道路两侧和其他公共场所搭建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据了解,飞虹路、辽源新村等二级旧里及老式小区等,常住人口过万,再加上较多的租住人员,让沿路住家盯紧商机,纷纷敲掉、打通原住房的沿路围墙,并扩至人行道,自设门面房。
这样的事难道无人管?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上,记者看到城管部门的回复多为“经城管承办队员实地查勘核实,该处搭建系成片存量违建”。
存量违建同样大量存在于另一处居民新村——凤城三村西区。除底楼外,绝大多数楼层都外挂“空中阁楼”。这些向外扩建的“空中阁楼”样式五花八门。一般是将房屋原有北窗拆除,扩大后再朝外延伸搭建,或改做厨房,或变身淋浴房。面积小的四五平方米,大的超过10平方米。问题是支撑“阳台”的多为锈迹斑斑的三角铁架。有的“空中阁楼”还朝外另搭花架、晾衣架等。
记者绕到小区外,抚顺路上的小区垃圾房旁,是一间没有门牌号的破陋小屋,屋外堆着一人多高的食品周转箱,一名男子坐在屋外。屋内黑烟弥漫,借着暗淡的灯光,记者看到房内竖着三层架子,中间一层挂着正在烤制的鸭子,地上是黑乎乎的碳。男子说,烤鸭每只45元。记者看到路边停的“苏 E-6C58C”面包车上,装了好几箱正待烤制的鸭子。“虽然就在家门口加工,价格不贵,可我从不买,看上去不太干净。”有居民说。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