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盖的房子见证海上丝绸之路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09-13 10:25:03

蚵壳厝所用的牡蛎壳全是“舶来品”

我随手拿起一块围做花池的牡蛎壳,几乎有成年女性的鞋底一般大小,贝甲一层层生长,坚固而厚重。这些巨大沉重的贝壳来自哪里?

厦门泉州一带素有以海蛎为食的习俗,不过当地的海蛎很小,大多和蚕豆一般,蟳埔村的门户前,阿婆们拿着一团海蛎壳一点点拨开,将海蛎肉挖出待用,这种小号的海蛎是当地特产,而泉州等近海地区是不生长如此巨大的牡蛎的。

马可·波罗第二次到访泉州时,停留的时间更长,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海上对外贸易,他在游记中这样写道:大批外国商品运到这里,再运到全国各地出售。这里一切生活必需品非常丰富,德化瓷器物美价廉,一个威尼斯银币能买到8个瓷杯。

可见泉州在元明时期成为中国沿海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最大的海运进入口岸,这其中,作为中国对外出口的保留项目,瓷器出口数量惊人。德化自古以来便是白瓷的聚集地,德化烧制的瓷器由陆路运至泉州,不过百余公里,在泉州装船出运便可一路南下至东南亚、印度,甚至可达东非及地中海地区。

繁重的瓷碗瓷盘运至船上即将启程,为了避免航海途中的颠簸,聪明的中国人想出了独特的包装方法,在打包好的瓷器夹缝中洒满豆子,临行前几日浇水,豆子不日发芽,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疯狂生长,随着船舶一路前行,每日给豆子浇水,豆芽便紧紧缠住瓷器,使之不会相互磕碰。运输瓷器本身已经很重,加上豆芽,船舶由泉州出发时吃水很深。一路售卖瓷器直至航程终点,船舶的载重达到最轻,返程时空船会导致重心不稳,所以为了保证船舶的吃水和自重,水手们在海边拾取牡蛎壳当作“船底石”运回泉州。久而久之,古泉州港一带便堆积了无数牡蛎壳,起初并没有用处,直至明初战乱年间,人们想出了使用蚵壳建造房屋的好主意。

经科学考证,蚵壳厝所用的牡蛎壳全部是“舶来品”,泉州当地不生长大型牡蛎,而这些牡蛎的老家可能是东非索马里沿岸,也可能是东南亚的越南沿海。无论他们诞生于何处,都已在蟳埔村安家百年,也称得上是一段穿越时空的缘分了,它们静静地看着这座淳朴的小渔村,见证者几百年来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贝壳盖的房子见证海上丝绸之路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09-13 10:25:03
曾经的辉煌势必会留下些许踪迹,地处泉州市东南、晋江入海口北侧的蟳埔村,曾是古刺桐港的所在地,如今这里还保留着世界罕见的沿海特有民居建筑—蚵壳厝。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