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民宿 有温度的生活

来源:北京日报 2018-09-05 10:22:59

原标题:民宿 有温度的生活

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一首诗,后经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成为“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同向往。每个人的心里都会留有一片诗意的空地,成为梦想生长的地方。正如好的民宿,并不只是一栋嵌入美景的建筑,也不是一个只供休憩的驿站,而是一份有温度的生活。

从“家庭生意”中起家的民宿

民宿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来自日本,也有的说源于法国。但英国人骄傲地认为自己才是民宿这种住宿方式的创造者,因为早在被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就有民宿的存在,当时主要是为旅行的罗马帝国官兵提供“廉价又舒服”的住宿场所。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令大量英国家庭陷入困境,为了增加收入,很多人腾出自家多余的房间用于接待,民宿开始在英国形成规模,而这一概念的真正普及是在二战之后。当时,摆脱了战争的残酷,滞留在英国的大批外国士兵需要住所,而本地的基础设施在残酷的战争中遭到损毁,没有合适的酒店来接待他们。于是,一些英国家庭将自家部分房间收拾出来,简单布置,并为这些士兵提供餐饮,有的还带领他们在当地游玩,而士兵们则为这些服务支付酬劳。

也许当时的英国人并没有意识到,一种有别于酒店业的服务模式由此诞生,这便是现代意义上的民宿业态。当各国士兵从英国撤离后,乡村重归宁静,但民宿并未由此衰落。

战后美丽的田园风光吸引了更多外国游客前来。在英国的西南部与中部人口较稀疏的农家,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便出现了民宿,当时数量并不多,并采用提供床铺和早餐的家庭旅馆的经营方式,这种形式后来被称为“B&B”(即Bed and Breakfast),这就是英国最早的民宿。

尽管和旅馆饭店相比,B&B提供的服务和设施有限,但其低廉的价格对于手头拮据的普通百姓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1960年,B&B热潮从英伦乡村向各地蔓延,大量家庭的空余房间,出租给游客做“家庭生意”。而且不同于其他旅馆酒店,精明的房主通常还会带游客去体验剪羊毛、采收农作物、喂食牛羊等家庭劳作中的乐趣,深受旅游者的喜爱。1990年英国的一项休闲旅游调查发现,有八成的本国民众每年到农村旅游至少一次,大约有四成选择民宿过夜。

几乎是在英国B&B热潮兴起的同时,旅游热也席卷了法国。一些农场主看到机遇,将在战争中受损的谷仓与房屋进行维修改建,出租给游客。他们仅需支付少量费用,不仅获得食宿的供给,而且还能赏美景,体验当地人的日常生活,自然受到欢迎。经过不断发展,法国民宿形态日益多元,除了常见的依托农庄而建的乡村民宿之外,有毗邻城市中心的复古阁楼,甚至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古堡。

德国乡村民宿的发展,比英、法等国在时间上略晚。德国的乡村居民为吸引城市人来度假,除利用家中多余房间之外,更是组织丰富多彩、具有民间特色的活动来吸引游客。1971年德国农业协会曾针对遍布全国的乡村民宿做了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是乡村吸引城市居民前往旅游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该协会提出乡村旅游品质管理机制,及农场与乡村度假评鉴制度,包括评级鉴定、民宿设计、服务标准等方面。由此,尊重乡土特色、保护自然环境、融入当地生活、注重人文景观等如今民宿常见的要素,第一次被成系统地提出。

民宿兴起于欧美,但“民宿”一词(minshuku)却源于日语,意为旅游者寄宿在当地居民家中,感受当地人的生活及人文景观。日本民宿起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于1970年,由一些登山、滑雪爱好者租借民居衍生而来。当时日本还有一本名为《全国民宿》的杂志,其中写道:在1970年前后,日本国内民宿达2万余家,规模之大令人咋舌。为避免民宿泛滥,日本政府对民宿业态做出严格的限定,如经营规模不可超过10间客房,工作人员不得超过5人。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世界各地民宿 有温度的生活
来源:北京日报2018-09-05 10:22:59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留有一片诗意的空地,成为梦想生长的地方。正如好的民宿,并不只是一栋嵌入美景的建筑,也不是一个只供休憩的驿站,而是一份有温度的生活。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