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扎堆进入银川楼市量价齐升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8-07-17 07:47:03

今年以来,银川延续消化现有商品房库存的态势,楼市成交量回暖明显,大量楼盘项目集中开盘,一些房企巨头进入银川,土地交易明显活跃,楼市量价齐升成为主基调。

由于此前银川楼市发展水平低、“价格洼地”现象明显,在去库存过程中,整体来看银川楼市仍保持良性稳健的“补涨”状态,并未出现虚火、偏离价值及“一房难求”等现象。

“近年来,万科碧桂园、中海、恒大等多家一线房企纷纷进驻宁夏,特别是融创绿城等以往只进二线及以上城市的高端房企也开始进入银川,对当地房地产市场意义重大,楼市产品不断丰富,以满足不同购房者的需求。”银川易大融创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易荣华说,全国一线房企会带来先进的理念、规划、服务等,有效提升了银川市整体人居水平。

高端房企的涌现,在一定程度上搅热了银川房地产市场。从去年至今,银川市土地供应变化明显,拿地价格持续刷新高,土地成交量价齐升。今年6月份的一次土地竞拍,位于银川城北的一个地块,被一家外地房企以每平方米楼面价4220元价格拍下,溢价率超过68%。而相隔不远的一个地块,其楼盘价格目前每平方米不过六七千元。

银川市一家正在处理尾盘的房企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态势看,近期不少楼盘的价格有了一个明显的涨幅,房企在银川拿地开发的热情是比较高的,有些单独拿不到地的房企开始联合其他房企一起竞拍拿地。不过,从拿地的情况看也很不均衡,城北显然最热,其他区域则表现一般。另外,从开发思路来看,大家更希望推出新产品,以满足购房者的多样化需求。

随着房企巨头的激烈竞争,近年来,银川市高溢价率拿地现象显现,但高地价拍下并不代表就能高房价销售。记者走访多个楼盘采访发现,虽然购房者热情一定程度上被释放,但是目前很多楼盘并未达到销售预期,有些去化缓慢,资金链短缺压力大,再加上打造景观等提高楼盘品质的成本投入,房企的利润空间到底有多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目前来看一些房企经营压力仍然不小。

据了解,近五年来,银川整体楼市均价涨幅并未超过20%,前期房价基数低,目前除了部分楼盘每平方米达到7000元以上外,市面上很多普通住宅均价仍维持在5500元至6000元的水平,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里处于最低行列。

业内人士认为,银川房地产发展相对滞后,开发水平较低,因此房价也比较低,这也是众多房企纷纷“掘金”银川的一个重要因素。

银川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川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小幅增长。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89.4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51.1亿元,分别增长4.6%和21.7%。待售总量明显减少,截至3月底,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630.7万平方米,比前两个月减少19.5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43.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4%。

“一方面银川楼市‘价格洼地’效应明显,另一方面购房需求整体处在从刚需向改善性需求转变的阶段,百姓购房也日趋理性,因此,房价仍属于温和上涨,很难出现炒作、投机需求,以及捂盘销售等违规行为。”易荣华说。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几年,除了部分高端楼盘价格可能会破万元,银川楼市涨幅依然不会太大,均价或不超过6500元,去化周期仍在两年左右。

随着众多新盘加速入市,加之银川市对周边陕西、甘肃、内蒙古毗邻地区人口吸附能力难比往常,不排除去库存周期不减反增。因此,高价拿地之后,如何让消费者接受、把房子卖出去还是一个考验。

另外,记者了解到,除了首府银川城区去化周期有所缩短外,周边县区及其他地级市去库存压力仍然较大。学区房、景观房等传统热盘被消费者追捧外,一些竞争力较弱的楼盘甚至降价销售。在“看上去很美”的表象下,去库存仍是银川楼市发展的重头戏。

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有中高端产品不断引入银川,各楼盘持续造势,但是楼市表面风光的背后,各房企去库存压力仍然很大,政府有关部门应正常维系,密切做好监管工作,着眼于推动楼市平稳发展,防止房价暴涨,避免去化周期进一步延长。

□记者 于瑶 银川报道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巨头扎堆进入银川楼市量价齐升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8-07-17 07:47:03
银川延续消化现有商品房库存的态势,楼市成交量回暖明显,大量楼盘项目集中开盘,一些房企巨头进入银川,土地交易明显活跃。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