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聚焦>房子空着不住要交税,这项香港“辣招”在内地行得通吗?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8-07-05 09:40:50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4日电 (张哲)近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布了六项房屋政策新措施,其中有一项特别引人关注的政策,便是“空置税”。它主要针对闲置期满6个月,未进行居住使用也未出租的一手房征税。
空置税为何只面向一手房征收?它对房价调控的作用有几分?对内地楼市调控的借鉴意义又如何?
面向一手房征收,
“空置税”主要对房地产商施压
香港政府公报数据显示,香港近年来已建成但仍未出售的一手住房数量,由2013年3月的约4000个增至2018年3月的约9000个。在楼市供不应求的现状下,这个趋势并不理想。此次推出的空置税征收政策便是为了增加房地产开发商一手房的供应,打击“挤牙膏式售楼”、“捂楼惜售”的情况。
6月29日,香港政府建议修订《差饷条例》,针对空置的一手房征收“额外差饷”,即空置税。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房屋政策新措施记者发布会上的发言中表示,该条例会要求获得占用许可证达十二个月及以上的一手房业主(主要为开发商),每年向政府申报其房屋的使用情况。对于未作居住或出租用途的时间超过六个月的房屋,会被视为“空置单位”,业主需交付空置税。
林郑月娥介绍,空置税由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按年征收,征收金额为一手房租金的两倍。2018年3月,香港住宅物业的平均租金回报率为2.5%,以此计算,空置税的征收金额约等于楼价5%。
比如说,一套售价为500万元的一手房,其平均租金=5,000,000*2.5%=125,000元;应缴空置税=平均租金*2=125,000*2=250,000元。500万元的一手房,空置税或高达25万元/年。
同时,政府还要求香港地政总署修改《预售楼花同意方案》,该方案要求开发商无论是以招标还是拍卖方式出售楼盘,每次公开的房源数量不得少于其“预售楼花同意书”中所涵盖住宅单位总数的20%;对于剩余未卖出楼房数量少于总数的20%的,需一次性公布。
香港业界纷纷直言“新招‘极辣’”,也有业内人士预测,政府大力度加重开发商推盘压力,短期内或令楼价升势放缓。
不过,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房策六招”公布后的三日内,楼市整体交投仍然平稳。由于没有大型新盘推售,一手房交易量仅120起,属当地近月偏低水平。
二手房业主是否也应缴纳“空置税”?
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香港新政策其实是针对当地楼市“特点”设计的,意在解决开发商“捂楼惜售”的情况。
“与内地的情况不同,香港政府以往对于开发商公开楼盘信息的情况未有限制。在当地房屋供求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开发商手中有房不卖,会加剧房屋供应短缺的情况,某种程度上就加剧了房价的上涨,对房地产市场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此次出台的新房策主要针对一手房,也就是开发商,来征收空置税。”顾云昌说。
那么二手房是否有缴纳空置税的必要呢?
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宏伟告诉中新经纬,虽然香港推出空置税是一种“定向调控”,但从房屋资源的使用效率的角度来看,全面放开空置税的征收范围,将二手房业主也纳入征收对象,是更合理的。
“香港新房策针对一手房征税,解决的是开发商有楼不卖引发的市场供给问题,但对于一些以投资目的购房后又将房屋闲置的‘炒房客’,其实也应该承担此类税负。”张宏伟说,“许多炒房客的投机行为,使得房屋长期闲置,导致了房屋供应不足、房价高涨等现象,使其他人的购房刚需无法满足。对二手房业主征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此类问题。”
顾云昌则表示,二手房市场存在的房屋闲置情况,造成了房屋资源的浪费。从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角度来看,也应放开空置税征收范围,对这些空置二手房的业主征税。
打击“炒房客”,
内地征收“空置税”面临哪些难题?
内地楼市价格的持续高涨与一房难求现象是否也适用“空置税”政策呢?此类税种对解决内地与香港楼市问题所起的作用又有何不同?
中新经纬发现,早在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就曾下发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文称《通知》),近年来也陆续有各地方的细化规章出台。该《通知》对限制房地产开发商捂盘惜售、有房不卖的行为做出了明文规定。
三、加强风险防范和市场监管
……(六)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捂盘惜售、囤积房源,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