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蔡奇第四次调研中轴线:努力打造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来源:中国网地产 2018-06-28 10:50:08

市委书记蔡奇第四次调研中轴线:努力打造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中国网地产

6月26日下午,市委书记蔡奇冒酷暑就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调查研究。他强调,要以对历史、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抓紧抓好,努力打造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一同调研。


北京中轴线遗产的核心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故宫、景山等14处遗产点和连接这些遗产点的历史道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轴线申遗保护,多次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这已经是蔡奇第四次专门就中轴线申遗保护进行调查研究。

市委书记蔡奇第四次调研中轴线:努力打造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中国网地产

永定门北望中轴线

市委书记蔡奇第四次调研中轴线:努力打造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中国网地产

钟楼南望中轴线


蔡奇、刘玉珠沿7.8公里的传统中轴线,从南往北一路察看。他们先后登上南北两端标志性建筑永定门城楼和钟楼,俯瞰周边综合整治情况。

市委书记蔡奇第四次调研中轴线:努力打造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中国网地产

在钟楼俯瞰周边综合整治情况

蔡奇、刘玉珠对照申遗要求,逐个点位确认影响中轴线风貌景观的建筑,现场研究整治方案。

市委书记蔡奇第四次调研中轴线:努力打造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中国网地产

察看大高玄殿修缮保护


大高玄殿是我国唯一一座明、清两代皇家御用道观,2010年回归故宫博物院,2013年完成腾退。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大高玄殿古建筑已修复完毕。

蔡奇高度评价大高玄殿在修缮保护中再考古研究的做法,感谢故宫博物院对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支持。

市委书记蔡奇第四次调研中轴线:努力打造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中国网地产

传统中轴线最北端钟楼,图片来自网络


蔡奇在座谈会上指出,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是因中轴线而产生。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是中国传统文化活的载体,代表着东方文明古都规划建设的最高成就,更体现着大国首都文化自信。


要满怀对历史、对先人的敬畏之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按照文化遗产保护规律扎实推进中轴线申遗工作。在规划期内既要打好总体仗,又要抓紧做、扎实干、往前赶,争取以最小代价实现中轴线申遗。


蔡奇强调,要集中力量实施好申遗保护行动计划。腾退是申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市区属文物要带头按期腾退。涉及其他所属文物,市级部门要分门别类主动对接,采取切实可行的腾退办法。文物腾退后,该恢复的恢复,该修缮的修缮,确保符合中轴线申遗保护要求。


要重点整治对中轴线视廊、对景造成破坏的不协调建筑,综合管控建筑色彩、建筑体量和屋顶形式,严控缓冲区内建筑高度,逐步恢复历史景观的空间秩序。按照“一楼一策”制定相关建筑整治台账。


要抓紧研究、慎重论证中轴线重要节点复建方案,或采用恰当的标识进行遗产文化展示。

中轴线申遗保护要与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及改善人居环境等工作结合起来。要增强文化体验功能,推动形成感知中轴线遗产、体验中轴线文化的探访路线,增强群众获得感。


蔡奇要求,要加强工作统筹,确保完成今年确定的四大类27项任务。继续深化保护规划和综合整治规划纲要,修改完善风貌提升设计管理导则,尽快形成中轴线的全面保护规划体系。及早设立申遗保护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市属国企带好头。深入挖掘中轴线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讲好中轴线故事,营造利于中轴线保护与申遗的良好氛围。


刘玉珠感谢北京市委市政府对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北京市在中轴线保护利用及申遗准备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肯定。他希望北京坚持“保护为主、科学管理”的理念,进一步加大文物建筑腾退、历史建筑保护力度,全面、深入、生动地展示北京老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进一步加强申遗主题研究与国际交流合作。国家文物局将继续在项目审批、技术指导等方面,支持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


市领导杜飞进、崔述强、王宁一同调研。

内容来源:识政

撰文|徐飞鹏 武红利 摄影|戴冰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市委书记蔡奇第四次调研中轴线:努力打造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来源:中国网地产2018-06-28 10:50:08
市委书记蔡奇强调,要以对历史、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抓紧抓好,努力打造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