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加快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正成为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时代坐标,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服务国家战略,打响上海品牌,整个城市的发展,重在提升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优化营商环境
建设智慧城市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把‘一网通办’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在集成度上下更大功夫,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让群众和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6月15日,市委书记李强在主持召开部分区委书记座谈会时强调。
优化营商环境,是上海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抓手。去年底,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召开,要求全面梳理短板,实施革命性流程再造,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今年1月,上海率先在全市不动产登记启动“全网通”服务改革,居民办理不动产交易登记将从原来的41个自然日,缩至5个工作日。
3月30日,上海发布《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围绕当前政务服务的堵点、难点、痛点、重点,提出了25项工作任务。4月12日,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成立,将各类服务数据汇集互联和共享应用。今年,上海将建成“一网通办”总门户,年内实现市区两级企业审批和服务事项90%以上全程网上办理或“最多跑一次”。
举办进博会
加强对外开放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我国今年四大主场外交的收官之作,也是上海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在4月17日举行的决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0天全市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李强指出,“举全市之力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
截至目前,已有65个国家(地区)确定参加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120多个国家(地区)1500多家企业签约参加进口博览会企业商业展,其中包括16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为确保客展商“进得来、出得去、行得畅、住得下、吃得好”,上海启动城市保障工作,确定了16个方面86项重点任务清单,努力提供一流环境、一流服务。
同时,发挥本市各类贸易促进平台作用,上海力争将进口博览会办成“永不落幕”的展会。“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已经上线,为各国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多模式、多渠道精准对接服务,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口商品集散地。
长三角一体化
发挥龙头作用
“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是中央要求,也是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使命所在。”6月1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市委书记李强说。
去年12月,上海党政代表团赴安徽、浙江、江苏“走亲戚”,共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工作并形成诸多共识。今年1月,“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在沪组建,三省一市抽调16名精兵强将联合办公,共同研究发展议题、加强需求对接、协调重大项目。
随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的制定,明确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聚焦交通、能源、产业、信息网络、环境整治、公共服务、市场开发等7个重点领域,覆盖12个合作专题,梳理提炼了30多项重要合作事项清单。
上海将发挥龙头作用,全面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在全球竞争与合作中占得先机。 首席记者 范洁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