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城市副中心详规草案建设新时代的千年之城

来源:北京日报 2018-06-21 22:57:57

千年大运河北首、百里长安街东端,崛起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聚焦众人目光。


6月21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草案进行网上公告,将于26日启动现场公告。以规划为蓝图,城市副中心将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北京篇章做出示范。


运河蜿蜓流淌、古城伴水而生,一幅端正大气、古今同辉、人文荟萃的理想画卷正徐徐展开,描绘美好家园。


“三个示范区”——明确战略定位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


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两翼中的一翼。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不仅要处理好和中心城区“主”与“副”的关系,处理好和通州区核心与拓展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和东部各区、廊坊北三县地区激活带动、协同发展的关系。


落实一核两翼


去年9 月13 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要求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提出将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将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成为低碳高效的绿色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奠定新时代千年之城的坚实基础。


对于城市副中心的规模与结构,规划提出,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地上建筑规模控制在1亿平方米以内。


规划还为城市后续发展预留了宝贵空间。约9平方公里的战略留白地区,将为重大发展战略、重大技术变革、重大项目留出弹性发展空间。


“三大功能”——强化服务保障承接中心城40万至50万常住人口疏解


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规划提出城市副中心将聚焦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三大主导功能,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


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城市副中心将承接中心城区40万至50万常住人口疏解。


交通、职住、环境……居民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将在规划中找到答案。


依托水网、绿网、路网,城市副中心形成12个民生共享组团和36个美丽家园。此外,规划还提出因地制宜构建一条设施服务环,整合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有机串联组团和家园,建设职住平衡、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


每个街区都设置一处家园中心,将部分公共设施适当集中设置、混合设置,就近满足居民的居住、就业、医疗、休闲等需求,从家步行5分钟可达各种便民生活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可达家园中心,享受一站式社区生活服务,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达到100%。


建设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这是城市副中心规划的重要内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配置各类资源要素,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在绿色出行方面,由以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构建不依赖小汽车出行的绿色交通系统,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构建舒适便捷的小街区、密路网,实现路网密、节点通、快慢有序,集中建设区道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


在职住平衡方面,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体系,动态调节住房供给,实现城市副中心住房供需平衡、职住就近平衡。


在环境治理方面,建立绿色低碳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20%以上。形成多元共治的环境综合治理体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水生态系统基本恢复。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中多次出现高质量发展相关提法,对于城市发展质量高度重视。规划提出生态建设、绿色出行、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一系列规划指标,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轴”——构建空间结构公园绿地500米半径覆盖率100%


荡舟运河上,漫步森林中。规划在2016年开展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基础上,以“一带、一轴”为统领深化城市空间结构,组织城市功能布局。并着重提出,要处理好水与城、蓝与绿、古与今的关系,将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作为城市副中心的主要特色。


所谓“一带”,是依托大运河构建城市水绿空间格局,形成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而“一轴”,是依托六环路建设功能融合活力地区,形成一条清新明亮的创新发展轴。规划全面增加绿色空间总量,实现森林入城,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人。

同时,城市副中心将构建结构清晰、布局均衡、连续贯通的多级绿色空间系统,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100%。大尺度绿化让蓝绿交织成为城市副中心的底色。


老北京市民常说一句话:大运河漂来的北京城。作为北京的水路大动脉,大运河促进了京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含蕴着丰厚的历史积淀。规划提出,要保护并利用好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运河故事,构筑全面覆盖、亘古及今的历史文化传承体系,充分展现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城市设计是此次规划的一大亮点。在通州古城,三庙一塔的历史景观将被完整保护,展现“绿心环翠承古韵,一支塔影认通州”的新时代城市画卷,构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风貌格局。


城市副中心划定了基准高度管控区,建立舒缓有序、格局清晰、通透疏朗的城市高度秩序。建设低密度城区,加强建筑规模整体管控,划定规模适度、紧凑集约的强度分区。加强对建筑风貌、城市色彩、第五立面与公共空间等方面的全域全要素管控,全面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在长安街东延长线上,城市副中心将打造规整有序、端正大气的畿辅门户形象,塑造京华风范、运河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的城市风貌。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详解城市副中心详规草案建设新时代的千年之城
来源:北京日报2018-06-21 22:57:57
​千年大运河北首、百里长安街东端,崛起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聚焦众人目光。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