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存款快速扩张成爆款 业内:强监管在路上

来源:金融时报 2018-05-21 09:48:19

“这是我们行最近主推的理财产品,您可以重点考虑。”记者最近在某大行西直门分行走访时,该分行的理财经理听说记者有购买理财产品的打算,首先就向记者推荐了该行正在热销的四款结构性存款产品。而在相邻不远的另一家股份制银行里,结构性存款也受到了该行理财经理的热情推销。

来自央行的一组数据也显示出结构性存款的“热度”。央行披露的最新《2018年金融机构信贷收支统计》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增至9.15万亿元,仅前3个月结构性存款就已新增1.84万亿元,超过2017年1.8万亿元的全年新增规模。

从不被大众所熟悉到成长为理财界的“爆款”,结构性存款近期的快速增长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保本+浮动收益

业内专家解释,所谓结构性存款,其本质上属于存款,具有保本、收益浮动的特征。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结构性存款的快速增长与资管新规的实施有关系,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性兑付,因此很多低风险投资者会将之前的理财产品转入银行表内,购买保本的存款或大额存单,但大额存单或存款利率相对较低,因此很多银行就顺势大力开发结构性存款产品。

4月27日正式出台的资管新规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新规过渡期至2020年底,在此期间,金融机构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以维持必要的流动性和市场稳定,但“必须严格控制在存量产品整体规模内,并有序压缩递减”。

“资管新规实施后,打破刚性兑付的预期直接推动了客户风险偏好的变化,使部分非保本表外理财的需求转向保本理财。从现有的产品来看,结构性存款具有保本和浮动收益的产品特征,与保本理财最为相近,因此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开发保本理财替代产品的重点之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许文兵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结构性存款产品的设计一般为“存款+期权”形式,根据嵌入的衍生品工具不同,划分为利率、汇率、商品、股票、信用等挂钩型产品,从而形成“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组合。结构性存款产品的收益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存款所产生的固定收益,另一部分是与标的资产的价格波动挂钩的收益,能够使存款人在承受一定风险的前提下,在基础收益之上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以期权挂钩的形式来实现浮动收益,实质上相当于签下一个对赌合约。如果对赌成功,可以获得一个远高于目前存款或存单的收益率;如果对赌不成功,可能只能拿到一个低于甚至远低于存款或存单的利率。这样的产品设计对不少投资者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温彬解释说。

警惕假结构性产品

作为保本理财的替代方式之一,结构性存款在今年逐步“走红”。有统计显示,截至5月2日在售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共有66只,而尚在存续的相关产品则超过600只。从规模来看,结构性存款从2017年2月前的近乎零增长,发展到2018年3月近乎50%的增速,增势迅猛。

中小银行发力更猛,而存款有综合优势的大行增速相对温和。来自中泰证券的统计显示,2017年,二者增速差距不大,在10%以内;2018年至今,二者增速差距拉大至10%以上。由于互金宝宝类、货基对银行存款分流压力大,银行发售个人结构性存款动力更大,导致个人结构性存款增速更高。中泰证券的统计显示,今年3月底,大行的个人结构性存款同比增速达到60%以上,中小行达75%。

结构性存款快速增长,不免出现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局面。在众多结构性存款中,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假结构性产品也混迹其中。部分银行通过假分层的固收产品,将结构性存款异化为变相的提高存款利率、突破存款利率上限的假结构性产品。

“结构性产品在保本的前提下,会用期权去对赌某个产品价格走势。假结构性存款则将对赌合约设计为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条件,从而使客户获得较高无风险收益。比如现在黄金的价格在1300美元左右,对其半年以后走势的合理预期应该在1200美元到1400美元之间,但有些结构性产品会将半年以后黄金价格走势设置为1800美元甚至更高,明知不可能达到却设置一个根本不可能实行的行权条件,这实质就是变相为高息揽储产品。” 温彬解释。

可见,假结构性存款没有实质性的结构性操作,到期日,银行只损失期权费,是刚性兑付的产品,与资管新规精神严重背离。据了解,近日一些小银行跟风发行结构性存款,已被地方监管部门叫停。

强监管在路上

结构性存款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目前虽有相关法律对结构性存款的发展作出指引,但尚无专门针对结构性存款的监管法规。业内专家认为,伴随结构性存款的快速发展,未来针对结构性存款的监管政策出台将是必然。

“目前多家银行为规避资管新规,通过发行结构性存款代替保本理财,以此吸纳负债,很多中小银行跟风发行‘假结构性存款’以实现高息揽储。但假结构性存款仍属于变相刚兑,未来一定会面临严监管。” 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认为。

戴志锋介绍,从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发达金融市场经验来看,结构性存款业务的监管显著严格于普通存款业务,同时为区别结构性存款与普通存款的风险特征,“结构性存款”法律文本上的名称多为“结构性投资产品”。

此外,业内人士也反映,部分结构性产品亦存在规避监管套利、投资标的违规的现象,背离了资管新规的初衷,所以下一步可能会针对性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

“结构性存款主要突出与某种交易结构挂钩后的浮动收益,与保本理财相对固定的收益有一定差异,因此在转型初期,可能会出现结构过于简单而形成‘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但预计这一现象会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和结构的规范而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许文兵预期。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结构性存款快速扩张成爆款 业内:强监管在路上
来源:金融时报2018-05-21 09:48:19
截至今年4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增至9.15万亿元,仅前3个月结构性存款就已新增1.84万亿元,超过2017年1.8万亿元的全年新增规模。从不被大众所熟悉到成长为理财界的“爆款”,结构性存款近期的快速增长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