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我国工业经济面临四大挑战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7-09-14 19:03:40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3D打印技术的不断成熟,数字经济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今年上半年,一些领先的大型制造企业、基础电信和互联网企业凭借各自的基础和优势逐步探索出“双创”新模式。

近日,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秦海林提出,下半年我国在去产能、工业投资、企业脱实向虚、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还面临难题,工业经济面临四大挑战。

在去产能方面,随着去产能进入攻坚阶段,秦海林认为,煤炭去产能难度加大,2017年去产能将涉及全部目前正常生产的煤炭,关停难度加大,企业内部消化冗员的空间逐步缩小,去产能过程中人员安置问题将成为难点。而随着2017年央企去产能将扩围至有色金属、船舶制造、炼化、建材和电力等行业,工业生产受到制约。此外,随着价格回升和效益好转,违规新建钢铁产能和已封停设备复产风险增加,附着于去产能资产上的债务并未剥离,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去产能积极性不高。从奖补激励机制来看,奖补激励效应逐步减弱,财政部鼓励去产能专项奖补资金实行早退多奖,客观上对去产能企业的激励效应逐步减弱。

在工业投资方面,下半年我国工业投资增速企稳回升基础不牢。秦海林表示,工业投资增速企稳回升基础不牢主要体现在制造业投资回升基础不牢、房地产开发投资更趋谨慎、基建投资难以维持高增长三个方面。从数据来看,伴随着翘尾效应逐步减弱,PPI涨幅和企业效益增速将继续放缓,长期来看难以支撑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在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随着货币供应速度放缓,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受限,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回落,并传导到新开工、施工、竣工面积,房地产企业投资将趋于谨慎。而在基建投资方面,随着政府部门负债率上升,财政发力稳增长不可持续,PPP项目也存在诸多隐忧,当前基建投资增速已处于2015年以来的高位,继续维持高增长十分困难。

经济结构脱实向虚削弱了产业竞争力。上半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8.8%,远远超过英、美、日、德等经济体,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9.8%,低于30%的预警监测标准。生产要素脱实向虚,打击实体经济创新动力。上半年我国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9%,增速明显低于2014年同期7.5%的水平,且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比重2011年以来逐季下降,上半年降至6.7%。

新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尽管我国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规模难与传统产业等量齐观,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不足五分之一。另一方面,改造传统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多为替代性增长,其效应体现在降成本、提效率、优结构方面,对稳增速贡献有限。“培育新动能需要创新要素的足够投入和体制机制深层次改革,而这必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秦海林说道。

针对下半年工业经济面临的四大挑战,秦海林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切实做好首台(套)相关财税支持政策的宣传贯彻工作,通过大力推广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等为首台(套)设备的示范应用扫除障碍。二是创新产业投资基金模式,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资金支持,助推工业转型升级。可以尝试通过尝试IPP模式,通过产业投资基金嫁接PPP来破解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过程中的资金困局,这些基金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和银行。三是实施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和示范工程,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落地,优化投资机构,提高投资效益。编制重点项目投资导向计划,主要围绕工业行业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共性问题,引导资金等投向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鼓励企业实施“两化融合”技改示范工程,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回收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应用,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四是步步为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积极寻求智能识别、纳米级芯片、基因工程、新材料等前沿技术突破,抢占战略制高点;加快对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监管,快速形成有效供给,充分释放新兴市场需求;推动创通制造业与大数据、物联网、工业设计等领域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下半年我国工业经济面临四大挑战
来源:中国经济网2017-09-14 19:03:40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3D打印技术的不断成熟,数字经济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今年上半年,一些领先的大型制造企业、基础电信和互联网企业凭借各自的基础和优势逐步探索出“双创”新模式。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